名年轻助手去进修深造。华罗庚推荐了孙本旺和徐贤修,曾昭抡推荐了唐敖庆和王瑞先,吴大猷则推荐了朱光亚和李政道。
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出生于湖北宜昌,在上中学时就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时,他先后受教于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叶企孙、吴有训、吴大猷等著名教授,在学业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6年9月,22岁的朱光亚随考察组秘密前往美国,踏上了中国寻觅原子弹的漫漫征途。但让他们未曾料到的是,美国根本就不向任何人开放原子能技术,对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学者也不例外。考察组只好解散,人员各奔东西。朱光亚不改初衷,他去了老师吴大猷的母校——密执安大学,专门从事实验核物理的研究工作,几年后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从此,他与核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年之后,已成为世界知名科学家的李政道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当初派的几个人,只有朱光亚是派对了,他回来是做原子弹了。派我是派错了,我没有做原子弹,而是迷上了高能物理。”
1949年秋,25岁的朱光亚通过了博士学位的答辩。1950年春,他毅然回国,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创业热潮之中。
20世纪50年代初,朱光亚曾先后在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从事过物理学的基础教学工作。在这期间,商务印书馆于1951年出版了他的个人专著《原子能和原子武器》,这大概是国内较早介绍这方面知识的著作之一。这也说明,朱光亚回国后一直没有放弃搞原子弹的志向。
1955年1月,面对帝国主义的战争叫嚣和核威胁的严峻形势,毛主席向全党发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伟大号召,决定在苏联的援助下,研制自己的-。朱光亚被召回北京大学,担任物理研究室副主任,参与组建原子能专业,担负起了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的重任。
1957年,我国-研制机构急需一位负责最后产品的科学技术领导人,钱三强经过反复思考和比较,最后决定推荐朱光亚去担任中科院原子能所物理实验室的副主任。26年后的1983年,钱三强在《谈培养学术带头人》一文中,以当年推荐朱光亚为例指出:“他(指朱光亚)那时还属于科技界的‘中’字辈,选他到原子能所,是因为他有以下长处:第一,他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判断事物的能力;第二,他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科学组织能力;第三,他善于团结人,既能与年长些的室主任合作得很好,又受到青年科技人员的尊重;第四,他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实践证明,他不仅把担子挑起来了,很好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作的能干的组织者、领导者之一。现在他还不到60岁,还可以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和培养人才继续显身手。”
毕生精力献给“两弹”
1958年秋,苏联援建的核工业反应堆和加速器正式移交给中方使用,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诞生了,核梦想在新中国科学技术的腾飞中就要实现了。然而,1959年6月,距中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不到两年时间,苏联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专家,我国的原子弹科研项目被迫停顿,正在试生产的企业陷于瘫痪,凛冽的寒潮席卷了中国大地。
“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毛泽东发出了向国防尖端技术进军的动员令。
1959年7月1日,35岁的朱光亚奉命调到二机部,担任-研究所副所长和第四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承担起了中国-研制攻关的技术领导重担,同时负责点火等主要技术课题的攻关指导工作。他协助副部长钱三强和所长李觉将军,组建机构、调集人员、筹备设施,一支中国-的研制大军诞生了。
中苏关系恶化,给我国的原子弹设计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援华苏联-专家平时就严密封锁有关-的机密情报和关键技术,撤走时又毁掉了所有带不走的资料,使中国的-研制陷入了困境。然而这些难不倒中国的科学家,朱光亚提出,就从苏联专家所作报告中留下的“残缺碎片”研究起。经过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斗,在交织着继承和否定的科学探索中,中国的原子弹设计理论终于有了重大突破。朱光亚作为研究所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主要负责全面的科研组织工作,既抓技术指导、业务协调,又抓科研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他那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优良作风,对-研制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考虑到各方面的准备工作,1962年9月,二机部提出了争取在1964年下半年或1965年上半年-第一颗原子弹的奋斗目标,即有名的“两年规划”。为了尽快操作实施,朱光亚编写了《原子弹装置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原子弹装置国家试验项目与准备工作的初步建议与原子弹装置塔上-试验大纲》两份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核-试验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以塔爆方式进行,第二步再以空投方式进行。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对于中央正确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11月3日,毛主席仔细审阅了这份报告,十分高兴地在上面批示:“同意,很好。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
周总理在听取汇报时亲切地招呼朱光亚:“请坐到前边来!”这是朱光亚第一次面见总理,他在总理对面坐下,激动万分。
当时朱光亚只有38岁,身材高大,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谈吐清晰,给周总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讲得很好,很好!”周总理赞赏地对朱光亚说:“-研究所的同志们做了大量艰苦的努力,党和人民是清楚的。”
临别的时候,周总理紧紧地握着朱光亚的手,诚挚地说:“请捎个话,毛主席和中央的同志们感谢你们,人民感谢你们,你们要不懈努力!”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随着“起爆”那一声铿锵的命令,大漠中骤然闪出一道强光,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成功了!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壮观景象,老成持重的朱光亚激动万分。当晚,在试验基地举行的庆功“宴会”上,他喝得酩酊大醉……
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后,朱光亚紧接着又开始组织实施机载核航弹-试验和导弹运载核弹头-试验,都分别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原子弹研制的“-跳”计划。
根据毛主席“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的指示,朱光亚和同事们加快了研制速度。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强烈的冲击波又一次震撼了世界……
树立起中国工程院的良好形象
在1994年6月举行的中国工程院成立暨首届院士大会上,朱光亚以全票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
朱光亚比任何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他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基础打好,不辜负党、政府和广大工程技术界同志的期望。
工程院成立之初的办公条件十分艰苦,连固定的办公地点都没有。后来,在-总-部的帮助下,他们在军事博物馆的后楼租了一层房子,这才挂出了中国工程院的牌子。当时也没有食堂,朱光亚就和工作人员一起吃普通盒饭。冬天没有保温设备,饭菜送到时已经凉了,他二话不说照样和大家一块吃,吃完饭便又接着去工作。看到这情景,年轻人都很受感动。那时,工程院人手少,任务重,经常加班,有时还要加到深夜,但谁也没有怨言。因为除了事业的激励外,大家还受到了榜样的激励。他们说,朱院长这把年纪了还领着我们一块儿干,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就是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朱光亚以他惯有的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领导同事们完成了医药卫生学部的筹建,选出了该学部首批院士(30名),还完成了其他6个学部增选第一批院士的工作。
朱光亚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四年,这四年是工程院增选院士次数最频繁、人数发展最快的四年。这四年,中国工程院在他的主持下,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和规范的增选制度、原则以及实施办法,保证了增选工作的顺利、健康发展。在每轮评审会议上,朱光亚都要一次次地亲自向全体院士做说明,以便大家共同遵循这些原则。1997年7月,在第一轮评审会议开始之前,他就怎样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严格坚持院士标准条件的问题讲了三点精神:“一要研究和注意以标准条件作为一个客观尺度来衡量所有候选人;二要研究和注意根据候选人工作的不同特点及其工作成果全面地、科学地评价他的科学成就和贡献;三要注意研究学风和道德问题。”这三点精神既有原则性又便于理解掌握,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为使中国工程院的工作更好地适应全面发展的形势,1996年朱光亚主持制定了中国工程院第一个长远发展计划——《中国工程院“九五”工作计划及2010年发展若干初步设想》。在这个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他先后主持了两次院长办公会和一次主席团会议进行专门讨论,初稿形成后又提请全体院士征求意见,共五次易稿,而最后两稿都是经他亲自修改过的。由于措施得力,针对性强,许多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明显进展。
在许多基础性工作中,加强学风道德建设,一直是朱光亚主持中国工程院工作时的一个重点。
1994年6月,在朱光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长的第一天,他向全体院士发表就职讲话时说,我们作为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要在整个科技界发扬科学精神和优良学风,树立起高尚的职业道德。在1995年工程院首次增选院士的评审会议上,他又一次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国务院文件和《中国工程院章程》中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享有终身荣誉。因此,我们作为具有这样很高声誉的院士个人,理所应当在工程技术上要有重要成就和贡献。同时也应该具有良好的学风道德,使得中国工程院这个集体,真正成为全国工程技术界的榜样。”
1997年7月,朱光亚亲自修订了他在院士增选会议上的讲话稿,对学风道德问题又做了特别强调。他极力主张并主持设立了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为了发挥道德委员会的实际作用,他亲自向主席团推荐潘家铮、侯祥麟两位主席团成员为道德建设委员会的正副主任。主席团明确规定了道德委员会的职能,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优良学风,维护科学真理和科学道德,捍卫科学尊严,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等。
从不谈自己,只谈别人和集体
朱光亚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从不张扬个人,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触,他对自己的成就和贡献从来只字不提,这在中国工程科技界是有口皆碑的。这种缄默展示着这位老科学家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1996年初,-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国防科技科学家传记丛书”,他自然是必写对象之一。报请审批时,他二话不说,提笔就把自己的名字划掉了。在有关国防科技历史的文献中,都有他撰写的文章,但字里行间他都只谈别人和集体,从不谈自己。他经常谦虚地说:“-研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多种专业的高水平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通力协作。”他特别强调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保泽慧、邓稼先、程开甲、陈能宽、周光召、龙文光等科技专家在其中所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功勋。
1994年3月,在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选举的当天,出席会议的近2000名全国政协委员,有96%投了朱光亚的票,朱光亚顺利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作为新中国原子弹及氢弹研制的科技领导者之一,朱光亚长时期内很少出头露面,以至于在审读他那简短而不平凡的履历时,政协委员们都受到了深深的震动。在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后,他说:“实在是过奖了,要说做了一些工作,那是大家做的,我个人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颇能说明朱光亚的个人风格。1996年10月,朱光亚荣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奖金为100万元港币。颁奖的头一天,他就对身边的同志说要把奖金全部捐出去,作为中国工程科技奖助基金。100万港币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存在银行,当时每年的利息少说也有10万。身边的同志虽然知道他的决定一定是经过考虑不会轻易改变的,但还是不忍心他这样做,因为他的经济状况并不特别宽裕。于是,有人试探性地建议说:您是不是从中拿出一部分来捐比较合适,比如说50万,这也不少了。朱光亚的回答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工程科技奖助基金,现在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海外友好人士捐助的,如果我们也能捐一点,虽然为数不很多,也算是做一点工作和一份贡献。”
尤其令人敬佩的是,在捐出了100万元港币之后,朱光亚又反复叮嘱周围的人不要把这件事张扬出去。不宣传不张扬自己是朱光亚的一贯风格,人们看得出,他是真心实意这样做的。而且,他不让宣传这件事,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他不希望因此给别人造成什么影响。如果他的这种做法被别人知道后,给其他人造成了压力,他会感到于心不安。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便是在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也很少有人知道朱光亚捐款这件事,社会上就更没人知道了。
朱光亚是大牌科学家,又担任过国家领导人,但他在中国工程院工作的几年中,始终都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从不搞什么特殊化。无论是1996年以前租房办公,还是后来搬进中国科技会堂新址,他办公室的条件和几位副院长都是一样的,许多第一次到他办公室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能想像朱院长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办公。”但是朱光亚从未觉得自己的办公条件与自己的职务不符,相反,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严于律己,处处体谅主管单位的困难。由于有一段时间工程院用房较紧张,他不同意为自己的警卫和司机安排休息房间,所以他们只好各处打“游击”,有时警卫只能站在走廊里值班。工程院搬进科技会堂后,中国科协的领导曾提出请朱光亚和几位副院长到小餐厅用餐,又被朱光亚和几位副院长谢绝了,他们一定要坚持和大家在一起吃份儿饭。1998年朱光亚离开中国工程院的领导岗位时,他再三叮嘱秘书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办公室里所有用公费购买的书籍、资料,一册也不许带走,一定要一件一件登记后交上去。
中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在当今的科技界也应提倡这种精神。朱光亚身上所体现出的这种优秀品质,是现代科学与传统美德的一种最好的结合。他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家才识与品行双馨的优秀代表,是“两弹一星”精神杰出的倡导者、培育者和实践者。钱三强认为他是“有本事的人”;王淦昌夸他“真了不起”;彭桓武评价他“细致安排争好省,全盘计划善沟通,周旋内外现玲珑”;程开甲称赞他“深思熟虑,把握航道”;他的上级领导刘杰、李觉则盛赞他是一位“杰出的科技帅才”。(王建柱)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