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一个坚韧不拔的中国女人——江佩珍
  • 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王双飞老师事迹
  • 把科技富民当天职
  • 古小松:以超常规发展推动强势突破
  • 赵劲民博士:异体拇指移植 世界第一人在广西
  • 广西也能制种黑麦草——访草业专家赖志强
  • 著名壮族科学家郑志鹏:父子两代同样故乡情
  • 周亚仙:不以一己之私损害公众利益
  • 黄汉儒:解除人民疾苦为壮医药奋斗一生
  • 未来会更好——访广西举重队总教练唐锦波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蒋升涌:广西应重视发展热带农业

    一个提案是关于海岸线的管理问题,广西要建设国际大通道,就必须管好自己仅有的一点海岸线。 

      记者:你能不能地具体谈谈这些提案呢? 

      蒋升涌:我这里提到的广西要重视发展热带农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目前热带农产品是WTO成员各国谈判的重要内容,是发展中国家特殊利益的产品。在WTO农业协定明确规定:发达国家在执行市场准入承诺时,给予热带农产品贸易的全面自由化提供更好的市场准入机会和条件。  

      (面对记者,蒋委员全面地聊了我国及广西发展热带农业的潜力,系统而扎实的分析,让人绝对相信他是做过相当长时间的准备工作的。) 

      蒋升涌:广西在发展热带农业是有着较大的潜力的。比如说我们有较大面积的热带农业作业区。在全国适于发展热带农业的29.6万平方公里中,广西拥有11.4万平方公里,列全国第一,比列第二的云南省多3.6万平方公里,比广东、海南、福建三省区热作区面积之和还多0.94万平方公里。除此之外,广西还有良好的适应热带作物的气候等各方面有利因素,并且还有一批实力雄厚的科研人才。 

      记者:你对广西要重视发展热带农业这个问题研究得很透彻了,我想问一下,你对这个问题研究了多久了? 

      蒋升涌:对这个问题,我已经研究了十多二十年了,并且我在这方面的专著也很快要出版了。 

      记者:就你刚才所提到的情况,,广西在发展热带农业方面有一个较好的基础,那么你认为制约这个方向的东西是什么呢?

      蒋升涌:能认识到广西具有发展热带农业的巨大潜力,明确热带农业是广西在全区及在世界的优势产业的人,并不多,实际上,大多数人对广西自身的优势认识仅仅停留在亚热带优势上,甚至把热带农业、热带农产品也当成亚热带农业的来看待,像现在南宁市斥巨资初步建成了具典型热带园林景观的城市园林绿化,人们仍是把其归结为亚热带特色城市。甚至把棕榈科、佛肚树、榕树这些典型热带树种当成亚热带树种,把典型的香蕉、荔枝、龙眼、芒果等热带水果当成亚热带水果。 

      记者:你说的情况确实是这样,广西很多热带作物发展到今天的态势,不是有意为之的结果,而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蒋升涌:正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所以我们在热带农业产品加工缺少深加工,质量较差,没有系列产品,缺乏竞争力。以水果为例,发达国家水果采摘后通常要预冷、贮藏、洗果、涂蜡分级、冷链运输等规范配套的处理,产后商品化处理量几乎达100%。而广西的热带水果多是采摘后箩筐一装,大大咧咧地摆到地摊上贱卖,相当一部分产品质量不符合出口要求,也降低了产品本身的竞争力。 

      另外,这样的认识也导致综合效益没有充分发挥。热带农业是长链条产业,不仅为人类社会直接提供农产品,还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由于他的稀缺性和生物学的特殊性,具有极高的景观价值和旅游价值,在很大程度上,热带农业的旅游价值、生态价值比它的产品价值还要高,其间接价值比直接价值还高。现在旅游业已经成为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而海南、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的支撑是热带森林景观、热作景观,热带森林景观、热作景观是海南、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品牌。广西的热带旅游则是藏在闺中无人知,开发利用程度极低,更不用说有自己的品牌了。 

      关于热带农业,关于广西的农业发展思考,以及民营企业的管理,海岸线的保护等问题,蒋升涌委员还聊了许多。让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始终都是非常认真地准备着每一个提案,并详细地向每一个关注此项领域的人士作最充分的讲述。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他不时地列举出大量的数据来说明问题。正是这份认真,使记者不再对自己临近下班时间才开始对蒋升涌委员的采访心怀愧疚。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