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岛上,和那些对蚊子惟恐避之不及的游客不同,刘金华不但不能回避,还得四处去寻找不同种类的蚊子、小咬等虫子;有时不但不能弄死它们,还得抓活的。为了取得蚊子、小咬产下的卵,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一年产多少次卵,一次产多少卵,卵多长时间孵化,刘金华不得不经常采用人诱法,用自己的血去喂饱它们(因为它们要吸饱血后才产卵)。人诱法并不复杂,就是撩起裤腿,让蚊子、小咬来叮咬,待它们喝饱血后,用一个小玻璃管把它们罩住。然而,代价却很惨重,每次来叮咬的蚊子、小咬不下20只,每次最多能抓到两只。一次实验,至少得要二十几只,所以要抓够数,得坐在那里喂上两个小时。这样的人诱行动,每个月至少有一次。更危险的是,这些虫子可能传播疟疾和登革热等疾病。 蚂蝗堆里昼夜观察 在林子里连续工作24小时,最担心的是遇到大雨。雨后的山林,闷热无比,而且还有可怕的——比蛇多成百上千倍的旱蚂蝗。 当地人有句俗话:蚂蝗能当裤腰带。虽然夸张了一点,但旱蚂蝗确实比水蚂蝗长许多,而且每次都是成百上千条一起向刘金华他们发起集群攻击。一旦被它们咬到,便会流血不止,奇痒无比。为了对付这些让人恶心的蚂蝗,刘金华每次出门,都要把衣领、袖口、裤腿扎得严严实实,天气再闷,也不敢松开。后来,他跟黎族老乡学了个土办法——用黎族老人竹烟筒里的烟油涂抹,才好了一点。 通过做昼夜调查,刘金华对60多种不同类的蚊子、小咬做了种群分析,摸清了像白纹伊蚊白天活动、大劣安蚊傍晚活动、库蚊晚上活动等不同的活动规律。 经过在海南6年的实地调查,他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35篇论文,出版了专著《海南岛的蠓类》,《热带雨林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调查》等9项科研成果,有2项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至2000年,刘金华用业余时间,把对蠓类的研究进行了整理,用英文写了两本专著《Forcipom of ChianⅠ》和《Forcipomyiinae of ChinaⅡ(《中国铗蠓的研究Ⅰ》和M《中国铗蠓的研究Ⅱ》)。国际蠓研究权威——加拿大著名专家Borkent先生给予了该书很高的评价:“这两本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世界蠓类研究的大量空白。”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