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就是说,在160米长的河道中,两端的水位差高达1米,超过了适合于航行的比降(一般为1/3000)的20倍。如果采用象盘山公路那样延长河道的办法来降低比降,那末河道的长度和整个工程量将扩大好多倍,即使地理条件允许这样做,但挖河的时间将长达数十年!这显然上一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斗门",也就是现在的船闸。在运河水位比降较大的地方,筑成了一个又一儿歌斗门,斗门上设有斗杠、斗脚、斗编等专用设施,以便放水和堵水。当船进入斗门后,随即把入口堵严;再把前进方向的斗门打开,使水不断流入斗门,于是水位就一样高了。水涨船高,便能顺利地进入到前方的斗门内。如此周而复始,每过一个斗门,船就进入水位较高的河段,这样,就能在水位差很大的河流中航行了。这条弯弯曲曲的运河,设有灵巧的斗门,把它称为灵渠,的确是名实相符。灵渠是世界上第一条船闸式运河,在国外,迟至14世纪才出现了第一座船闸。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