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代表来说明其个体的大小。 细菌中最普遍的是杆菌。它们的平均长度是2微米,1500个杆菌头尾相接,只有一粒芝麻长。它们的宽是0.5微米,60~80个杆菌肩排列只够一根头发线那么粗。至于杆菌的体重更为渺小,每毫克有10亿~100亿个,象一粒苋菜籽的重量,竟可包含与目前地球上人口总数相等的44亿个杆菌。据目前所知,最小的微生物是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的类病毒,长度为50纳米。 微生物这样微小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呢?任何物体被分割得越细小,则其单位体积所占的表面积越大。微生物就有这样的特点,可以使它极大地扩大与外界的接触面,有利于物质交换、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微生物的一切特征都是从这一点引起的。 最大的胃口 微生物是没有口的,它是通过细胞膜的渗透作用来“吃东西”的,由于它是上体积大面积,所以胃口特别大。例如,在适合环境下,一个大肠杆菌生小时吸收消耗的糖,是它自身重量的200位。如果以人来换算的话,这自身重量200倍的糖,要从吃500年的粮食中才能吸收得到。 最广的食谱 微生物什么都“吃”,凡是一切动植物能吃的东西它都吃,动植物不能吃的东西,它能吃,甚至有毒的或极毒的东西它也能吃。例如,任何动物吃的焦,任何植物所吸收的养料,微生物都能吸收。而象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角蛋白、石油、甲醇、天然气、塑料、酚类、合成药物、极毒的氰化物,微生物都吃。可以这样说,凡有机化学家所能合成出来的东西,不管它们的结构是何等复杂、新颖,一到微生物的“嘴巴”中,全部分解,可见微生物的食谱多么广。 最快的繁殖 这是微生物最高超的本领,任何高等生物都要甘拜下风,望尘莫及。现以大肠杆菌为例,如果它每20分钟分裂一次,24小时后,可产生4,722,000,000万亿个后代,总重要可达4722吨。如果让它继续分裂下去,48小时后,则一个大肠杆菌竟可繁殖成2。2×1043个后代.假如一个细菌重10-12克,那么它的总重量达22×1022吨,相当于4000个地球之重!当然,因种种因素的限制,它生得快,死得也快,否则大家都被它理在土层底下变化石了。可是人类利用它惊人的繁殖力,为遗传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最高的数量 由于微生物个儿小、胃口大、食谱广、繁殖快,几乎到处都有它们存在,而且数量巨大。例如,一克土壤中含量:细菌(几亿)>放线菌(几千万孢子)>霉菌(几百万孢子)>酵母菌(几十万)。 人体肠道中始终聚居着一百多种微生物,数量达100万亿左右。 每克新鲜叶子上约有100多万个微生物。 有人检验过7000张旧的纸币,发现50%都沾有大肠杆菌,最多的一张竟含有3700万人! 有人检验某单位食堂100张饭票,40%被大肠杆菌污染。这些纸币和饭票曾通过某种途径与粪便接触过,要引起警惕! 据测算 一个喷嚏含有1~2万个飞沫,其中含有细菌4500~15万个,而患感冒的“高质量”喷嚏含有细菌8500万个。 据测定,闹市里没有绿化的街道,每立方米含有细菌400万个,林荫道约60万个,公园里4000个,森林里不到50个。 最强的抗性 微生物对外界各种恶劣环境的抵抗能力,可算是生物界的“绝对冠军”了。 细菌有很强的抗热性。可在90℃的温泉中生长。例如,有人从美国黄石公园温泉中分离到一株高温芽孢杆菌,可在当地水温93℃下生活,如果把它培养在恒温器内升温,到100℃还能生长,同时加压再加温,升至105℃还能生长,真是生命的奇迹。 细菌有很强的抗寒性。有些嗜冷菌可在—12℃低温下生活,在南极—50℃低温还有低等藻类生活。一般说低温对微生物仅起“催眠”作用,多数不会冻死,所以在干冰造成的—70℃或液态氮造成的—196℃都冻不死,甚至在—253℃还不能杀死某些细菌呢。 细菌还能抗压力。在6000米的深海中,可以找到小球菌、芽孢杆菌、弧菌等。在10000米的深海,1140个大气压大,还可找到嗜压菌。微生物能在短时间内耐高压是普遍现象,如各种细菌、酵母菌、病毒在数分钟的短时间内耐12000个大气压还不会死亡。 最广的分布 微生物的足迹,除了活火山中心外,可以说遍布全球,这里再举几个最近了解到的情况,可以说明其分布之广和深了。 最近发现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东部深达10000米的海底温泉中,有一个不依赖太阳能的独特生态系统:其中生产者是硫细菌,每毫升海水中含100万~100亿个,它们以地壳中逸出的硫化氢气体为能源,二氧化碳为碳源,在厌氧条件下营自养生活,这些细菌还养活了附过海底独有的蠕虫、蛤、贝和蟹等。 三十年代,人们首次用飞机用飞机证实20公里高空中有微生物存在;七十年代中期在30公里的高空中发里高空采集到微生物;七十年代末,人们用物理火箭从74公里高空采集到微生物,最近又从85公里处找到了微生物,这是目前所知生物圈的上限。 有人在南极洲的罗斯岛和泰罗尔盆地128米和427米的沉积岩心中找到了活细菌。 这里所介绍的几个生物之最,还仅是部分,但已告知人们微生物的无穷奥秘。真正的微生物世界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了解和探索,使它们更好为人类服务。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