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草原上真正无敌霸主 非洲象追狮群赶犀牛(组图)
  • 德国小镇环城筑墙 抵御千足怪虫大军入侵(图)
  • 英国百万只星椋鸟空中飞行绝美照片(组图)
  • 长颈鹿与狮群顽强抵抗踢飞数只狮子(组图)
  • 鲸鱼被当街残忍解剖售卖全过程(组图)
  • 鸟类多姿多彩的“婚姻与家庭”(组图)
  • 俄罗斯和印度计划联合发射月球探测器
  • 嫦娥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首次回应中日探月之争
  •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双生兄弟 年长10亿岁(图)
  • 英天文学家误将欧洲探测器当威胁地球小行星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自然环境

    实验显示地外生命可能随陨石到达地球(图)<%=id%>

        
    实验显示地外生命可能随陨石到达地球(图)
        欧洲航天局的球形舱落在哈萨克斯坦境内

        北京时间11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不久前,科学家将已成化石的微生物装进一块人造陨石,并将这块陨石送入太空,而后又让它重返地球。这些科学家表示,我们拥有外星生命血统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部分存活下来研究人员将这块棒球大的人造陨石附在欧洲航天局“FotonM3”号飞船的外部,用以测试生物物质能否在往返之旅中存活下来。这块人造陨石是用苏格兰北部奥克尼群岛的岩石雕刻而成的,含有已成化石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的分子信号。
        
        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后,“FotonM3”号无人飞船共进行了43项实验。9月26日,在绕地球轨道运行12天之后,“FotonM3”号飞船在哈萨克斯坦成功着陆。项目负责人、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约翰·帕内尔表示:“我们发现,这块岩石中的一些生物化合物存活下来。”他说,初步发现显示,简单的生物体通过陨石到达地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除此之外,此项研究也说明,活微生物也可能在稍大一点的岩石中存活下来。他说:“这项有关有机物质的研究是全新的。”此前的人造陨石实验只对岩石在进入大气层时的溶点进行了测试。新实验是欧洲航天局STONE项目的一部分,目的是测试人造陨石重返地球时受到的影响。这块人造陨石长2.8英寸(7厘米),被附在“FotonM3”号飞船的外部。帕内尔说:“在进入太空过程中,它会受到保护,但在重返地球过程中,它则完全暴露于大气之中。”存在机会窗口这块岩石与一种已知类型的陨石——碳质球粒状陨石——拥有类似的特性。类似这样的陨石含有水和碳类化合物这两个形成生命的基本要素。帕内尔说:“我们希望知道的是,一块富含碳和水的岩石是否遭遇巨大的质量损失。实验结果显示,这种事情确实发生了,我们的人造陨石失掉了大约3/4的质量。”这位项目负责人说,活微生物在一块这样大小的陨石中可能无法存活,原因在于:它的温度能够达到大约392华氏度(200摄氏度)左右。但“如果我们的岩石体积更大一些,比如说达到20厘米(8英寸左右),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200度的温度无法影响到岩石中部,如果有任何生命体生存在中部,它们便可以存活下来。”帕内尔指出,在碰撞过程中,即使一块更大的陨石也会完全溶化和蒸发。他说:“在太小和太大之间存在一种机会窗口。”拥有火星血统?胚种论认为,行星间的生物体已在不同的行星上繁衍成生命,地球自然包括在内。如果胚种论能够解释地球生命的起源,天体生物学者相信,火星最有可能成为生命的发源地。研究结果显示,来自火星的陨石中大约有5%成功击中地球。帕内尔说:“这种能够携带任何东西的旅程最长时要经过1500万年,但有些东西的地球之旅可能非常迅速,极少数的东西能够在1年左右到达地球,一些有趣的东西正是由它们带到地球的。火星表面非常不适合居住,这主要是因为干燥和低温,但一种想象中的地下生命可能仍生活在火星之上。”在此次实验中,微生物也同样在一些人造陨石的底部干枯。英国开放大学STONE项目科学家查尔斯·科克尔说:“这种生物物质没有存活下来,但它可能被保留下来,或者说它的签名可能被保留下来。”科克尔指出,他们仍在对这些岩石进行分析。他说:“我们知道生命可以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但行星与行星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此时此刻,我们还不知道另一颗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但这项实验仍旧是一次引起兴趣的测试,可谓是一个古老的生态学疑问的行星际版本。”美国宇航局位于加州莫菲特场的天体生物学研究所资深科学家大卫·莫里森说,帕内尔的实验提高了来自外层空间的陨石成为微生物“司机”这种想法的可信度。在陨石碰撞之后生命交换是否真的发生过仍旧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但“我们应该对火星微生物与地球生命拥有共同祖先这种可能性持一种开放性态度”。“这种事情也许是不存在的,但我们不能排除"我们都是火星人"的这种可能性。”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