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定时提醒服药装置获奖
  • 北京公开征集169类课题建议
  • 中国科技馆新馆内容建设方案公布
  • 美国科技展首次体现人道主义
  • 各地联手开拓电子商务
  • 能“喝”的涂料中标“鸟巢”
  • 温州资本转向高科技
  • 企业网站进入视频时代
  • 比尔•盖茨没有兴趣去太空
  • 手机用户进入新的高速增长期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自然环境

    让手机资费不再“高高在上”<%=id%>

      在消费者一片“降低手机资费”的呼声中,我国电信资费改革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近日,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表示:全面推进手机“双改单”,从今年5月起,对双向计费方式的资费方案政府主管部门将不再审批。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了具体改革思路,手机“双改单”政策将尊重用户自主选择权,采取政府引导 、企业根据各地市场情况确定具体方案,全面推进手机单向计费。

      为手机用户节省话费

      手机资费“高高在上”的话题,近年来一直广受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方廷玉说:“现在拥有手机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但是现在很少有适合他们的计费方式,有的每月最低20元月租,有的要求4个月花120元,老年人根本花不完,有时甚至能积攒到上千元。显然,名目繁多的‘手机套餐’虽然称得上准单向收费,但是并不合老年人的胃口。”

      北京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二年级学生李翔说:“我曾经精挑细选了一种手机套餐,但用了一个月发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便宜。短信套餐比起打电话还是实惠,但是每月套餐费最少15元,有时也并不需要发那么多的短信,往往到了月底还有一大半的短信没有发满,算一算和正常短信一条一毛比,真不知道哪个便宜哪个贵了。”实际上,学生及低收入者对于手机资费较为敏感,真正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单向收费将会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手机单向收费姗姗来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建立一个以成本为基础的固网与移动的网间结算模式。手机单向收费会直接影响到固定电话运营商的收益。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经理朱正武预计,因用户群和话务量流失严重,今年中国电信的收入可能会出现史无前例的负增长。据介绍,中国电信平均每新增5部固定电话,就会流失4部,本地和长途语音话务量都会在手机单向收费的冲击下大幅下降。

      专家指出,“单向收费”虽然会加重移动和联通的运营成本,但是此举无疑会赢得中国4.6亿手机用户的欢迎,将会进一步刺激中国手机市场的爆增,进而推动电话费的递增。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分析,就世界经验而言,手机单向收费不但不会减少运营商的收入,反而会增加30%以上的通信流量。

      为漫游通话费“限高”

      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相继宣布实行手机单向收费后,高高在上的漫游费何时能从手机收费单上消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信产部经济调节与通信清算司副司长祝军近日透露,信产部将在今年内着手推动运营商降低国内手机漫游资费。与此同时,北京、上海以及江苏等地陆续推出了一些套餐,不再区分漫游、长途和市话费用,等于变相取消了手机漫游费。

      信息产业部已于4月底启动了手机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评估程序,允许企业自主向下浮动手机国内漫游费,最终的漫游费上限调整方案将于12月公布。作为通信领域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一直强调手机漫游费应强制性取消。他表示,手机漫游的全过程只是由网络传送几个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比普通电子邮件还简单的信息,“一部手机一年的漫游成本,也就是1分钱”,其成本与每分钟都要收取0.2元的费用何止相差千万倍!

      但运营商表示,取消手机漫游费在当前还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先通过降低漫游费来确保这一政策平稳过渡。如果取消漫游费,对固定电话运营将产生强烈冲击。由于各地区的手机资费水平差别比较大,如果没有漫游费的话,各地区销售的手机卡就会被倒卖到其他地区,造成运营管理上的混乱。

      通信世界网社长及主编项立刚说:“如果取消漫游费,很容易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天津的手机费比北京便宜,那有人就会拿天津的号到北京来用。这样就出现‘钱是天津收了,事情却是北京在做’,这不仅是移动公司内部管理的问题,也很容易出现技术和服务方面的问题。”

      漫游费何时能取消,这也许还需要一个等待的过程。不过,去年漫游费下降幅度很大,中国移动国际漫游费降了46%,国内漫游费下降20%多。可以肯定的是,今年还会继续下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