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科学家称北极暖化与大气气溶胶有
美国科学家破解鸟类飞行之谜
社科界与科学界联席会议在京举行
美科学家分离出含强抗癌功效物质
华裔科学家治愈癌鼠 有望攻克癌症
我科学家绘制黄种人基因组序列图
我科学家在肝癌发病机制研究中取
华人物理学家做出世界上最准的钟
科学家成功研制新型纸电池
全球24个科学小组竞相寻找暗物质
  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科普 >> 自然环境 >> 科普正文
  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大爆炸后恒星形成过程  
论,才有可能更准确地估计早期原恒星的形成过程。在恒星形成的初期,神秘的“暗物质”提供了最初的重力作用力。氢和氦等气体在这种重力作用下,逐渐汇聚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气体团。随着气体的冷凝,浓缩的气体不断释放能量,原子开始聚合形成分子。分子的形成将进一步冷却气体团,从而导致更大规模的气体冷凝和浓缩。

    与以往的模型不同之处在于,拉尔斯的模型首次将“复合辐射转移”的冷却过程作为一重要因素考虑在内。恒星胚胎最终形成的重力不可能再继续冷凝、浓缩更多的气体,因为浓缩的气体肯定会产生一定的气压。气压过大,也有可能会导致恒星胚胎的崩溃。随着气体的冷凝浓缩,气压也在不断增加。当两者达到一个平衡点时,意味着一颗原恒星的形成。早期的原恒星主要由氢和氦两种基本元素组成。这种膨胀的实体意味着,由早期原恒星形成的最终星体将可能会产生更多、更重的元素,如氧、碳、氮和铁等。

    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原恒星的形成初期可能仅仅只有太阳质量的1%。但在随后的1万年间,原恒星不断膨胀增大,其质量甚至会增长到太阳质量的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时间:2008-8-13 1:13:0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陆 |

Copyriht 2006 - 2007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