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周炜记者严红枫)浙江大学国际电磁科学院浙江大学分院博士后陈红胜博士等完成的论文《电磁波与隐身衣的交互机理研究》,近日刊登在物理学顶级学术刊物《物理评论快报》上。论文首次解释了隐身衣的物理机制,提出了对隐形效果定量分析的理论框架,这项成果将在隐身衣的设计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报道国际最新科研成果著称的知名科技网站PhysOrg,以《科学家解释了隐身衣背后的物理机制》为标题详细报道了浙大与麻省理工学院的这项研究成果,并对陈红胜博士进行了专访。
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光射到物体上后,被物体阻挡并反射到人的眼睛。隐身技术通过改变电磁波在材料中的折射率,不但可以实现飞机、导弹、坦克等军事武器装备的隐形,也可以用在丑陋物体或建筑物包装,制作隐身衣物等民用领域。实现完美隐形的隐身衣一直是科学家、工程师以及科技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目标。但科学家一直没有找出隐身材料变化与隐形效果之间的关系。
陈红胜等人的研究采用散射模型在理论上回答了完美隐身衣能否得到实现,以及是否可以应用到任意电磁波谱的问题;同时对非理想参数实现的隐身衣进行定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