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热带雨林生物地理历史变化研究 |
|
|
来源:PNAS 更新时间:2009-9-17 0:02:06 |
|
|
了解森林的生物地理历史变化对预测森林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至关重要。然而,生物地理受古地质、古气候及生物迁移和扩散多个因素影响,想要获得科学准确的预测并非易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态进化组组长Chuck Cannon研究员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科学家合作,重现了东南亚巽它大陆过去100万年森林的历史变化,揭开东南亚热带雨林生物地理历史变化之谜。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
据Chuck Cannon介绍,巽它大陆是东南亚的一个生物地理学区域,包括马来半岛和由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及周围小岛组成的马来群岛。东南亚的雨林就分布在这一系列的岛屿上,该区域的地理历史非常活跃,由于海平面的升降,古代东南亚和我们目前在地图上所看到的十分不同。模型显示,目前东南亚的景观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在过去100万年的大多数情况下,巽它大陆架是一个大河的流域,看起来更像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未来,地球的气候预计将变得更温暖,因此,海平面会变得更高。这种情况意味着自从第四纪以来(就是距今约160万年)供生物多样性演变的条件将会发生更大改变。同时,该区域拥有全世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地质历史变迁最复杂的地区,长期被生物地理学家所关注。
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巽它大陆分布的热带雨林并不代表其生物地理历史,而是经历过去100万年冰川消失过程的残存,正处于其“避难所”的“避难”阶段。所谓“避难所”,就是在冰期中没有被冰原所覆盖的地点,这些地点成为动物和植物等在冰期避难的所在地。因此,这些“避难所”是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地区,是冰期后物种扩散和重新分布的起点和种源库,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当今,该地区发生的大量人为破坏活动,例如砍伐自然林、开垦种植园等,迅速减少了森林面积,进一步恶化了处于种群遗传瓶颈状态的雨林。因此,该成果对人们提高保护巽它大陆热带雨林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他们还将研究改善古气候的模型。目前,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安德鲁博士和他的研究生正在建立一个更详细的末次盛冰期的区域性气候模式。该气候模式将在今年被纳入整体模型内。另外,他们还将通过研究不同的生物体来探讨物种的散布能力和基因流动的时间,据介绍,这样的模型也可用来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森林的综合影响。(来源:科学时报 张雯雯 柯彩贤)
|
上一篇科学技术: 研究称未来五年地球将比预期更热 下一篇科学技术: 汶川地震致大熊猫栖息地减少四分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