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林下乡土树种定居限制研究 |
|
|
来源:《森林生态学与管理》 更新时间:2009-9-17 0:02:11 |
|
|
目前,我国地处南亚区域的人工林普遍存在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对较差的特点,由于缺乏种源,它们在自然条件下要形成顶极植被(相当于原始天然林)相当慢。为了改造现有人工林为效益更好的生态公益林,面临着如何通过人工改造或促进措施,使之尽快向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态功能完善的地带性森林植被恢复是当前生态学研究和林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华南植物园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博士生王俊在导师任海研究员指导下,用3年时间对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林下乡土树种定居限制因素进行了长期观测和跟踪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华南现有人工林林下种子库均存在乡土乔木种源缺乏等问题,移栽幼苗的存活率及其生长在剔除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的环境中的生长率相对较高;移栽幼苗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具物种专一性 (Species-specific),光照对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与物种的耐阴性程度相关,阳生性的锥栗在高林下透光率的生境中生长更具优势;土壤营养是决定幼苗表现的重要因子之一。幼苗移栽是加快人工林林下乡土树种建立的有效方式,但需根据乡土树种的特性,引入到适合其建立幼苗和定居的人工林林型,提高乡土树种在人工林林下的定居效率,进而促进群落的更新及向更高演替阶段的次生林发展。其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森林生态学与管理》(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科学期刊上。 (来源:中科院广州分院)
|
上一篇科学技术: 研究揭开山谷间距之谜 下一篇科学技术: 法国最大冰川融化严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