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森林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
|
来源:《全球生态与生物地理》 更新时间:2009-11-10 10:46:23 |
|
|
热带森林是全球重要的碳库,但对其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以往大部分数据来源于小范围的实验样地数据,应用到更广泛的区域时,其准确性不高。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态进化生物学研究组的Ferry J. W. Slik研究员等通过对东南亚婆罗洲岛热带森林的深入研究,对亚洲热带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有了新的认识,相关研究结果已在生态学领域前沿期刊《全球生态与生物地理》(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上在线发表。
Ferry J. W. Slik研究员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在婆罗洲岛热带森林长期研究积累的大量关于森林乔木密度、基面积、群落水平平均木质密度和地上生物量的数据集,结合环境因子(如海拔、气候、土壤等)数据层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找出与亚洲地区热带森林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密切相关的条件因子。主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基面积、土壤肥力与地上生物量显著正相关,群落水平平均木质密度和乔木密度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不明显,与在亚马逊森林的研究结果截然不同,这可能是由于亚马逊的森林属于季节性雨林气候,其季节性降雨对森林地上生物量积累的影响超过了土壤肥力的影响;第二,婆罗洲岛热带森林平均地上生物量为457.1 Mg/ha,比亚马逊热带森林的288.6Mg/ha高出60%左右,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在婆罗洲岛到处都是长的比较高大的优势树种龙脑香科植物,而在亚马逊的森林里龙脑香科植物分布较稀少的缘故;第三,在成熟林区,环境因子与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这意味着不需直接测量就可通过公式推算某一区域的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这对婆罗洲乃至东南亚地区森林受到人为干扰前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的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将是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的重要议题。其中的一个提案就是奖励发展中国家保护森林、制止滥砍滥伐,从而实现减少森林里存储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但是,要更好的执行这一奖励办法必须有一组覆盖空间广、质量高的关于森林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的数据作为基础。Ferry J. W. Slik研究员等的研究为解决这方面的不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此同时,该研究还揭示了东南亚热带雨林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特殊意义。(来源: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
上一篇科学技术: 探测器发现火星存在泥浆流动迹象 下一篇科学技术: 天文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心迄今最年轻中子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