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气候变化研究获新进展 |
|
|
来源:《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 更新时间:2010-11-3 11:55:07 |
|
|

三个典型泥炭区的生物标记化合物记录对比
东北地区在我国自然地理区划中具有独特的区位特点,气候变化历史、规律以及与其他地理单元的对比研究,能够提供该地区自然环境变化的历史图景。但该地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地质记录与其他典型自然地理单元的对比研究更少。
最近,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院士领导的研究集体基于可靠放射性碳年代学,对长白山区哈尼泥炭沉积脂类生物标记化合物记录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植物叶蜡的正构烷烃、正构脂肪醇和正构脂肪酸等指标连同碳优势指数(CPI)、平均碳链长度(ACL)等指标,记录了该地区16ka以来温度与湿度变化情况。
哈尼泥炭与青藏高原红原泥炭和华南定南泥炭生物标识化合物记录的信息对比,发现上述三大地理单元过去温度变化具有一致的趋势,而湿度变化则存在空间差异。
本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地学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上一篇科学技术: 洞穴石笋揭示东亚季风降水变化 下一篇科学技术: 火山爆发失败或会引起罕见地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