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亚洲人曾三次移民美洲 |
|
|
来源:《自然》 更新时间:2012-7-23 12:07:29 |
|
|
“克洛维斯”矛尖曾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美洲文明的证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此之前便已经有人类生活在美洲大陆。
图片来源:《自然》
千万年来,美洲人已经表现出了他们独立的进化链条。如今,来自美国俄勒冈州山洞的粪便化石显示,13000多年前,曾有两种不同的文化肩并肩地存在于美洲。而对现存的美洲原住民进行的一项遗传分析则表明,史前的北美洲和南美洲曾至少接受了3次来自亚洲的“移民潮”。
总的来看,这些研究——分别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和《自然》杂志上——支持了这样一种理论,即人类最初迅速且具有压倒性地沿着太平洋沿岸定居,随后向内陆迁移。
几十年来,考古学家曾假设第一批美洲人是“克洛维斯”人,他们在约13000年前于美洲中西部和西南部留下了大量与众不同的矛尖。但是近些年来,研究人员从太平洋西北海岸到南方的智利都发现了早于“克洛维斯”人的化石证据。其中就包括来自俄勒冈州佩斯利山洞的粪便化石。
如今,从佩斯利粪化石中提取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碳,以及在洞穴中发现的石器都表明,留下这些证据的人类与生活在美洲的同时代的“克洛维斯”人截然不同。
尤金市俄勒冈大学的考古学家Dennis Jenkins和他的研究小组之前曾从事佩斯利山洞的研究。除了粪便化石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种窄而斜肩、厚基的矛尖,这种矛尖与在美国西部发现的矛尖很像,但却与宽而凹的“克洛维斯”矛尖大相径庭,表明制造这些矛尖的人类属于另一种不同的文明。
对在矛尖旁发现的粪便化石进行的放射性碳测年显示,它们的年代介于14000年前至13000年前之间,而两个独立实验室进行的DNA分析则证明这些粪便来自于人类。
得克萨斯A&M大学的考古学家Michael Waters称佩斯利山洞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件礼物”,这是因为它表明人类在“克洛维斯”人统治时代到来之前便已经在美洲漫步。这些发现同时对一种理论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即在大约15000年前从亚洲千辛万苦跨越白令陆桥到达美洲之后,人类便掠过太平洋沿岸,迅速到达南美洲南端。在智利蒙特佛得角发现的附着着海藻的石器,其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14000年前。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哈佛医学院的人口遗传学家David Reich表示,当代印第安人的基因也暗示了这种沿海的快速迁移。他和同事分析了分属52个不同族群——从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人到世界最南端的土著居民、智利的亚格汉人——的美洲原住民的几十万种遗传突变。
Reich指出,几乎所有的族群都起源于跨越白令陆桥的单一移民。与北方的表亲相比,生活在南方的美洲土著具有较少的遗传多样性,表明他们的祖先迅速南下,并在迁徙的过程中筛选掉其他的多样性。Reich说:“当然还有一些沿海扩张的证据。”
研究人员同时还在生活在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和生活在加拿大北部哈德逊湾的契帕瓦人的基因组中,发现了另外两个,想必是之后从亚洲迁徙而来的证据。Reich表示,这些“移民潮”的后裔与那些祖先更早到达美洲的土著进行了繁衍,从而潜在解释了为什么对印第安人的遗传研究指向了来自亚洲的单一迁移模式,而语言学研究却表明曾先后存在3次迁徙。
曾参与佩斯利山洞研究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进化遗传学家Eske Willerslev认为,“克洛维斯”人和佩斯利山洞的居民可能都源于第一批从亚洲迁徙来的移民,但现在还不清楚他们在何时与何地变成了两个不同的族群,以及他们的基因遗产是否留存至今。(来源:中国科学报 赵路[1] [2] 下一页
|
上一篇科学技术: 自然水路可能带来饮用水污染 下一篇科学技术: 二叠纪峨眉山地幔柱后期改造研究获进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