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夏季北冰洋海冰表面积雪特征 |
|
|
来源:《冰川冻土》 更新时间:2012-8-22 22:36:47 |
|
|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的气候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北半球冰冻圈重要成员的北极海冰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观测表明,近几十年北极海冰在面积和厚度上都呈急剧减少的趋势。
已有研究因为实测资料的缺乏,进展较为缓慢。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一道,运用中国第三次北极考察期间观测的积雪资料,分析了夏季北冰洋中心海域海冰表面积雪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与前人的结论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发现:积雪在垂直分布上呈现6种粒雪状态,表层到底层依次为新降雪、风板、冰片、深霜、冻结状粗雪和渗浸冻结冰层,积雪表面常被新降雪或厚度为2~3cm的风板所覆盖。考察区域积雪的平均密度为(304.01±29.00)kg·m-3,表层密度略低于次表层,遵循雪的密实化原理。积雪厚度、雪水当量和新降雪皆具有由南向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在海冰消融末期,积雪的气候态分布主要是由降水量的多少决定的,积雪的消融和蒸发并非海冰表面积雪评估需考虑的首要因素。雪温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明显的垂直梯度,观测区积雪表面的平均温度为(-2.01±0.96)℃,比海冰/积雪界面的温度高得多。
本研究为北极积雪的遥感监测提供了验证基础。
本研究项目受到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706005)、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CS 09-07)共同资助;研究成果发表于《冰川冻土》。(来源: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上一篇科学技术: 研究揭示基于土地覆被的珠峰地区湖泊变化及意义 下一篇科学技术: 喜马拉雅冰川萎缩速度很难准确评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