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勾霉素生物合成研究获新进展 |
|
|
来源:JACS 更新时间:2011-1-27 22:39:51 |
|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组合生物合成课题组张长生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该团队完成了重要抗菌剂台勾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鉴定和关键酶的功能阐述。这项研究的部分成果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台勾霉素(tiacumicins)由放线菌指孢囊菌NRRL 18085产生,具有抗各种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针对艰难梭菌引起的腹泻的疗效优于万古霉素,目前已经在美国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张长生课题组从指孢囊菌NRRL 18085中克隆和鉴定了长约111 kb的DNA片段,包含了50个开放阅读框(ORFs),涵盖了完整的台勾霉素(tiacumicins)生物合成基因簇。通过构建指孢囊菌的遗传操作体系并进行基因敲除突变,确定了台勾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边界,证实了其中31个ORF与台勾霉素的生物合成相关,同时从7个关键基因的突变株中分离鉴定了18个台勾霉素新结构类似物,从而清晰地阐明了2个糖基转移酶(TiaG1和TiaG2),2个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TiaP1和TiaP2),1个酰基转移酶(TiaS6),1个C-甲基转移酶(TiaS2)和1个卤化酶(TiaM)的体内功能。另外,体外生化实验表明卤化酶TiaM能够以脱氯的台勾霉素作为底物进行两次有序的卤化反应,从而首次在原核生物中发现并证实了具有后修饰功能的卤化酶。这项研究揭示了台勾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生物合成机理,充分展示了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在丰富天然产物结构多样性方面的潜力。
这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项目的支持。研究论文的主要完成者是肖毅和李苏梅(共同第一作者),牛四文、马亮、张光涛、张海波、张改云和鞠建华等作者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讯作者张长生。(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上一篇科学技术: 新法可快速区分胆碱及其衍生物 下一篇科学技术: 新技术或将二氧化碳变为碳资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