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纳米技术可快速诊断流感 |
|
|
来源:《纳米快报》 更新时间:2012-6-30 12:15:14 |
|
|
近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要茂盛研究员、朱彤教授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郭雪峰研究员在流感快速诊断上的合作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成果以论文“Rapid Flu Diagnosis Using Silicon Nanowire Sensor”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刊物Nano Letters上(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nl301516z ),该刊物影响因子为12.219,在相关领域63个刊物(包括Nature Nanotechnology)中影响因子和引用率均排名第二。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世纪三大流感疫情包括1918年西班牙流感疫情、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甲型H1N1流感共计造成四千多万人死亡,且伴随着巨大的经济损失。进入21世纪后SARS、H1N1、禽流感等的爆发也在全球引发了大范围恐慌及经济损失。然而,目前流感的诊断需要结合流行病史、临床症状以及病原学检查的综合分析来进行,耗时极长,无法满足快速诊断的需求。
北大研究人员通过自主研发的呼出气冷凝液采集装置快速、简易地采集呼出气冷凝液(相关成果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利用硅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技术研发了一套快速检测流感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实现快速诊断流感的目标。研究还发现,通过磁珠富集病毒,可以增强检测信号,进一步降低检测限。相比传统的实验室病毒分离、培养、定量基因扩增等金标方法,硅纳米线传感器在流感确诊时间上从几天、几个小时缩短至几分钟,且检测灵敏度高(约30个病毒每微升),研究表明硅纳米线生物传感器经病毒标准及阴性对照校正后,可以直接用于临床流感的诊断(可靠率达90%), 相关技术的产业化有望革新目前流感诊断、筛查技术手段。
做为共同通讯作者,要茂盛、郭雪峰研究员是北京大学“百人计划”项目引进的青年人才,朱彤教授是长江特聘教授、北大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申芳霞和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生王金东,其他合作作者还包括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振强、武艳、陈琦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疾病科李晓光、胥婕主任医师及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立东教授。该项研究的主要资助来源于863重点课题与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来源:北京大学)
|
上一篇科学技术: 药物传输载体研究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科学技术: 科学家发现调控植物油生产关键要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