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扬宗
【1983年冬,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学部委员大会由中科院的最高决策机构变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学部委员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荣誉称号予以保留”。学部委员的职权被荣誉置换,这也许是多数学部委员更愿意接受的转变。从此,学部委员与院士的区别只是名称上的不同。】
现在,很多场合都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同于“中国科学院院士”,很多单位的杰出人才名单上,也把许多在1994年院士制度建立之前就已去世的学部委员列入院士之列。这固然无可厚非,但“学部委员”并不等同于“院士”。
早在1955年学部成立之际,中科院即宣布将在几年之内另行选聘院士,建立院士制度。因此,对于学部委员的性质和职权,在学部成立大会上发生了争议,未能明确。
1979年,学部在“文革”后恢复重建。当时院党组提出学部委员是一种工作称号,每四年改选一次,可连任,甚至设想过70岁以上者取消学部委员称号,都是从工作需要出发考虑的。实际上,“文革”前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实质上是分学科群的院级学术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的混合体,在院党组的领导下,履行全院学术领导和科研业务管理的职能。而重建的学部则成为中国科学院的权力核心,体现了专家治院、民主办院的理念。
另一方面,建立院士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科学院体制的重要内容。在学部重建过程中,此事也提到了议事日程。这一工作,是由方毅、胡乔木等同志倡议,李昌、钱三强、于光远、武衡等同志筹划和落实。他们经过认真调研后提出:“院士应从具有优异学术成就,在学术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中产生……鉴于我国目前情况,第一批院士看来只能在学术界已经享有很高名望的学者中遴选,以后新院士的产生则需经一定的推荐与评审手续后由院士大会选举。第一批院士人数不宜过多,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总数约二百人较为合适。”
1980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中科院与中国社科院建立院士制度,明确提出“院士是我国最高的学术荣誉称号”。而无论通过何种程序产生首批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都必然主要是从现有学部委员中产生的。这样一来,就发生了从学部委员转为院士的问题。
学部委员作为工作称号以及院士作为最高荣誉等内容写进了1981年的《中国科学院试行章程》草案之中,但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遭到了不少反对。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另行建立院士制度,学部委员就是院士制度。这些内容都被删除了,院士问题也被暂时搁置。
1983年,为了让中科院适应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调整中科院的办院方针和领导体制,学部的职能和学部委员的性质因而也大幅度转变。1983年冬,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学部委员大会由中科院的最高决策机构变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学部委员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荣誉称号予以保留”。学部委员的职权被荣誉置换,这也许是多数学部委员更愿意接受的转变。从此,学部委员与院士的区别只是名称上的不同。
1984年12月,中央书记处明确提出“可考虑将科学院学部委员改为院士”,并决定由国家科委牵头,会同中科院、中国社科院等提出方案, 报中央批准。
事实上,这个问题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有人主张将全体学部委员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但有人坚决反对。也正是由于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1981年以后,学部委员的增选工作也停止了。
1988年3月,胡克实、王绶琯等41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院士制度的提案。随后,由国家科委牵头,组织相关单位成立了院士制度联合研究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但由于实际主持人的突然去世而中断。
1990年,在钱三强呼吁增选学部委员并获得时任总理李鹏的支持后,学部委员的增选工作终于在停顿10年后,进行了新的增选。此后,学部委员的增选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确定了两年一度进行增选。但对于建立院士制度问题,中科院仍认为“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然而,这些困难,由于中国工程院的筹备和组建等因素而迎刃而解。
建立工程院的提议由来已久,1992年突然出现转机,筹建工作迅速启动。1993年2月4日,中科院和国家科委联名向国务院呈递了《关于建立中国工程院有关问题的请示》,其中提出:“在讨论和征求意见过程中,大家认为中国工程院成员的称谓,以称院士为好,这既与其荣誉性质相符合,又便于国际联系。同时还建议,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亦改称院士。”同年10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工程院,并同意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向院士制的过渡至此终于完成。
《中国科学报》 (2014-05-23 第19版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