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汪劲武中国草木植物讲堂》视频上线仪式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举办。该系列视频共50集,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汪劲武主讲。
汪劲武在视频中系统讲述中国有花植物的典型代表,数量多达80多科、近300种,除了“硬核”植物分类知识之外,他还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既生动又准确地讲解植物知识。《汪劲武中国草木植物讲堂》系列视频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拍摄完成,将在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优酷视频等平台同步上线。上线后,将免费播放,供广大植物爱好者和中小学生学习参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原副院长顾红雅,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全儒,北大附中副校长陈伟聪,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瑞合等出席了发布仪式。
汪劲武现场与中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植物研究之路,鼓励孩子们爱上植物、追寻内心挚爱,一往无前。王瑞合在发言中表示,自己深深感动于汪劲武对于自然的热爱,在字字句句对植物的讲解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妙。对《汪劲武中国草木植物讲堂》的支持,正是源自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初心,希望打造一个天更蓝、水更清的未来。
“90后”之触电新体验
1928年出生的汪劲武教授已经91岁高龄。从学生时代开始,汪劲武就是植物爱好者,大学期间正式学习植物分类。教书70余载,著述科普著作数十本。
作为一名“90后”,在收到录制该系列视提议的时候,他丝毫没有犹豫,很快就答应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杨虚杰的建议。
杨虚杰形容这是一次“非常安静的拍摄”,没有隆重的开机仪式,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2018年的春天,汪劲武每日骑着自己1960年产的“28”自行车,到北京大学生物系标本馆、哲学系庭院、未名湖边进行拍摄。
每天的拍摄持续2个小时。只要一坐在镜头前,谈起心爱的植物,汪劲武的脸上从未见过疲惫,满满的兴奋表情里,对植物的热爱溢于言表。
从2018年3月22日到5月底,两个月的时间里,摄制团队在标本馆,在北大校园里累计拍摄了60余个小时的素材。2018年北大的那个春天,被永久定格在镜头里。
一朵小花告诉我它的名字
2014年协和医学院本科生的毕业典礼上,冯唐做了题为《我在协和学到的十件事》的演讲。他在其中多次提及学习植物学知识的重要性,并深情追忆了自己与老师汪劲武之间的趣事。
“我还记得汪劲武教授带着我们上蹿下跳,在燕园里面看所有的植物物种,后来我读过一句诗,'在一个春天的早上,第一件美好的事是,一朵小花告诉我它的名字'。”“协和八年,尽管功课很忙,又忍不住看小说,我还是做了北大生物系的学生会副主席和协和的学生会主席。寒暑假基本没闲着,看小说之外,都用来完成一个个‘项目’。比如,在北大的第一个暑假,同四个同学一起,和植物学汪劲武教授去四川和甘肃,寻找一种非常少见的山竹。我完全忘了那种山竹的重要性在哪儿,似乎找到之后可以改写被子植物史或者呼唤神龙。我记得的是,师徒五人,漫游二十天,每天住旅店,每顿有荤有素,最后在有限的预算之内,找到了那种山竹。”
植物学家的浪漫,通达广阔天地,也落于苔米小花。汪劲武将讲植物分类学,风趣幽默,旁征博引,底蕴深厚,不论北大师生还是校外植物爱好者,“粉丝”众多。
但半个世纪以前、汪劲武第一次登上讲台之后,他收到了一张学生递来的纸条,上面指出他的水平不够,课上的枯燥无味。这样严厉的指责并没有吓退汪劲武,同样走过这条专业道路的他深知,植物分类学科属众多,内容庞杂,科名、属名、拉丁名、主要特征……本科生刚开始学时,大多会觉得枯燥、难记。
汪劲武开出的第一个“药方”是尽可能熟悉更多的本地区植物,做到讲课时应付自如,这样学生听起来才能入神。他利用暑假组织教研室同仁去京郊百花山去采集植物标本,同时多认识植物各类。住在山区农民家里,上野外采集野花野草。平常他也喜欢在校园里认植物,做好标本。慢慢的,他在课堂上愈发自如,而学生听得也愈发入迷,沉浸在植物无限的魅力里。
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植物分类学一直相对冷门,但无论收入如何、无论是否被重视,汪劲武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将全部心血倾注在植物与学生身上。从照本宣科,到融会贯通,他可以将植物拉丁名随手写来,准确又流畅;升级版课堂不仅有本地植物的小知识,还有唐诗宋词里的例证和各种有趣的小故事,恰当准确,引人入胜。
今年春日清晨最美好的事,是汪劲武告诉你一朵花的名字。
“汪先生教会我的事”
作为近几年博物学大热的领军人物,刘华杰深情回忆了自己与汪劲武之间的故事。在北大哲学系任职的他,在汪劲武的帮助下,重拾儿时对植物的爱好,在其帮助下,才有了后来《燕园草木补》《崇礼野花》《檀岛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记》等一系列作品的诞生。
在刘华杰看来,汪劲武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植物分类学家,一名优秀的教师,更是一位优秀的科普工作者。
他评价说:“汪植物分类学功底扎实,知识全面,对中国400多个科的植物都有系统的了解,对每个科都掌握大量物种实例。这对于讲解科属特征,极为有用,读先生的作品,通过实例,由特殊到一般,更容易把握普遍规律。几十年来先生一直在撰写植物科普文章,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作品具有独特魅力、有不可替代性。”
汪劲武传播的不仅仅是植物知识,还包括丰富的植物学文化。刘华杰强调,汪劲武关注普通人了解身边植物的需求,这十分值得其他科学家学习。“汪先生把外行引入草木世界,使我们更加喜爱植物,使普通公民成为植物记录者、保护者。重视生物多样性,本地种,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汪劲武中国草木植物讲堂》系列视频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植物学知识,不仅是对汪劲武先生一生植物科普工作的肯定和纪念,也契合当前植物科普的需要,同时为植物类科学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发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