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蝗分类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
|
|
来源:《BMC进化生物学》 更新时间:2009-9-17 0:01:40 |
|
|
能是导致形成这三个地理种群的关键原因,特别是更新世冰期—间冰期旋回事件,使得飞蝗种群退缩到不同的避难地并发生适应性分化,现今的种群是气候和生态条件恢复后重新建群的结果;而飞蝗中国北方种群很可能是在末次冰期后由中亚的避难地扩散而来。
“尽管飞蝗的迁飞扩散能力非常强,但适应性差使得三个飞蝗种群能够维持它们目前的分布格局。”张德兴说,“即使某一种群迁飞到其他地区,它们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在那里繁衍下去。”
研究者认为,这些关于中国飞蝗的研究结果无论对于飞蝗研究,还是对中国动植物群体的谱系生物地理演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生物的演化历史对于塑造具有很强扩散能力的物种的种群分化和分布模式的重要性。“不同的飞蝗种群有不同的习性和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生物地理演化规律。因此,对其防治的应对措施也就会不同。”张德兴说。
“我国东部地区的飞蝗、蒙新高原及东北的飞蝗同属北方种群。它们可以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并繁衍生存下去,如果东北地区温度升高1度,东部和蒙新高原种群就可以飞到东北地区并在当地形成灾害。而南方种群和华北种群属不同的亚种,即便南方种群的飞蝗飞到华北,也难以在华北地区产卵留下后代。”张德兴说,“鉴于我国东部地区的飞蝗和蒙新高原及东北的飞蝗共同组成北方种群,因而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间可进行广泛基因交流的遗传群,在全球变化气候逐渐变暖的趋势下,飞蝗有逐渐向北扩散的可能,东北地区将会逐步具有飞蝗大发生所需要的必要气候条件;而相比之下,南方种群(如海南的飞蝗)对于华北地区的影响则可能较小。”(来源:科学时报 张双虎)
《科学时报》 (2009-9-14 A3 科学基金)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科学技术: 2蛋白控制皮肤干细胞变成皮肤细胞 下一篇科学技术: 发现迄今最古老的植物纤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