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与植物协同演化研究获进展 |
|
|
来源:《科学》 更新时间:2009-11-27 11:21:06 |
|
|
这些丰富的化石材料中,长翅目的3个绝灭科级类群——中生蝎蛉科、阿纽蝎蛉科和拟蝎蛉科具有特别重要的科学意义。
“之所以说这三类化石具有特别重要的科学意义,是因为这3个类群均发育有一个细长的虹吸式口器,在长翅目昆虫中是首次发现。系统发育分析也表明这3个类群是现代长翅目昆虫的最近缘类群。”任东解释说。
而对这3个类群的虹吸式口器的功能形态研究和口器中残余物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分析均表明,口器是昆虫用来吸食植物汁液的,同时也表明昆虫喙的长短在当时产生了明显的分化。
任东指出,随着白垩纪以来被子植物的大发生,昆虫传粉类群和传粉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此产生了现代丰富多彩的昆虫传粉模式。这种新的虹吸式口器类型就代表了侏罗纪被子植物大发生之前一种新的传粉模式。因此,该研究成果将为确定一些重要传粉昆虫类群的起源、早期演化和一些关键特征的演化提供直接的证据。
虽然在昆虫—植物协同演化研究领域再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任东仍感时间紧迫。经过近20年的野外采集积累,目前任东等已采获燕辽地区各类中生代晚期昆虫化石超过15万件,其中传粉昆虫化石近5000件,大部分保存完好。而且他们已经对4个目8个科近20余种新的传粉昆虫化石展开了研究。“但由于我国古传粉昆虫学研究开展较晚,投入有限,同时由于研究对象(化石)的特殊性,研究周期较长,涉及昆虫类群较广,现已研究的传粉昆虫仅占所采化石的1/20左右,对燕辽昆虫群和热河昆虫群中传粉昆虫的信息了解仍然不够,已采到的传粉昆虫化石所应有的巨大科学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大量的研究工作急需进行。”任东告诉记者。(来源:科学时报 陈晨)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科学技术: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会致小鼠遗传损伤 下一篇科学技术: 研究发现大白鲨喜欢固定生活及捕食场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