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科是欧亚大陆新近纪哺乳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近纪牛科化石最早由Schlosser描述。依据零散的牙齿材料,他记述了8 属15 种,但化石产地和层位不详。对于牛科类群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始于20 世纪30 年代。至今已记录了30 属,归入5 个亚科(Hypsodontinae,Urmiatheriinae, Caprinae, Antilopinae 和Bovinae)。化石主要出现在我国北方且大部分为土著类型,以颊齿中等高冠至高冠、前臼齿列短、头骨粗壮、弯曲和角心特化为特征。
陈冠芳、张兆群在讨论我国新近纪牛科化石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新近纪牛科类群的演化规律。他们认为,在整个新近纪时期,牛科经历了5 个发展阶段和4 次大的更替。与同时代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牛科类群相比,中国牛科化石出现的时间早,且基本组成不同。在中新世,我国的牛科主要由Hypsodontinae, Urmiatheriinae, Caprinae 的早期特化类型和Gazella 组成,Boselaphini 稀少并缺乏转角羚羊(Antilopinae); 在上新世,除Gazella 外,我国北方仍生活着Caprinae 的一组土著类型。
此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