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鲫卵子发生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
|
|
来源:《实验动物学期刊A:生态遗传学和生理学》 更新时间:2010-10-18 11:20:01 |
|
|
10月1日,《实验动物学期刊A:生态遗传学和生理学》(Journal of Experimental Zoology Part A: Ecological Genetics and Physi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研究员主持的实验室关于纺锤素(spindlin)在银鲫卵子发生、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过程中的动态分布和功能作用的研究论文,并在其特写(FEATURES)栏目中重点评述了这一发现。
该杂志在特写栏目评述说:“成熟卵母细胞贮备有驱动胚胎发育早期阶段的母源效应因子。此前的几个研究曾建议纺锤素是一个这样的因子,孙等用银鲫作为模型描述了其参与卵胚转换的特征(pp461-473)。他们用抗体评价了银鲫纺锤素的卵巢表达,观察了该蛋白在初级卵母细胞核仁中的特异定位。随着卵母细胞成熟,纺锤素标记的核仁数由2-10个剧烈地增加到多达1000个;随着卵黄发生开始,纺锤素快速地散布到整个核质中;最后在成熟卵母细胞中与纺锤体纤维共定位。受精后,纺锤素水平迅速下降,到8细胞期检测不到该蛋白。它似乎在早期胚胎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且注入有特异抗体的受精卵在纺锤体组装,染色体分离和卵裂中表现有致命的缺陷。这些数据共同表明,纺锤素是一个真正的母源效应因子,在随着受精即刻到来的事件中起了主要作用”。
该研究得到国家基础研究973计划、国家重点基金和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资助,主要由博士研究生孙敏等完成。(来源: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上一篇科学技术: 夜晚长明灯会扰乱人体生物钟 下一篇科学技术: cAMP/PKA或可促进NTE蛋白表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