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灵长动物转基因研究获进展 |
|
|
来源:PNAS 更新时间:2010-10-26 11:35:18 |
|
|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季维智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关于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rhesus monkeys produced by gene transfer into early-cleavage–stage embryos using a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based vector )的研究于10月12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0;107(41):17663-7)。
由于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学、遗传学和行为学等方面与人类的高度相似性,使之成为人类疾病理想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动物模型,在治疗、药理药效的临床前安全评价致关重要。转基因动物模型非常适合人类疾病的研究,特别是那些因遗传缺陷引起的疾病,转基因灵长类动物模型能很好表达人类疾病的变异基因,这种变异不会在转基因动物中存在个体差异,并能遗传致下一代。
由于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小动物模型,如啮齿类很难对人类疾病的治疗做出有效判断。例如,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已建立了啮齿类动物模型,但这些模型在脑内都未重现相关神经的损伤和丢失。然而,由于灵长类动物较长的生殖和生育周期,使灵长类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较为困难。目前国际上仅有一例人类疾病的转基因猴报道,这项研究成果不仅是我国首例获得成功的转基因猕猴研究,同时也标志着昆明动物研究所在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为未来人类重大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来源: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上一篇科学技术: 研究发现与更年期时间相关基因 下一篇科学技术: 艳丽色彩对雄性蝴蝶有利也有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