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神经生物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
|
|
来源:PNAS 更新时间:2011-3-10 12:32:34 |
|
|
来自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北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以嗅觉系统的第一中枢嗅球作为研究对象,解析了感觉系统如何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完成高保真的输入,为深入分析嗅觉神经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徐富强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后赴美留学,在美国肯塔基大学获得化学和生理学双博士学位。200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徐富强研究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著20余篇,他人引用近100次(IF > 7.5),令人侧目。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李安安博士,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的支持。
感觉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准确地把瞬息万变的环境信息提供给大脑,而大脑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在不断变化的内环境下,准确地感知外部世界。这样的正常功能,对于日常生活、生存以及高级脑功能如在适当的情形下做出正确的判断、计划以及最终决定等至关重要。然而,感觉系统如何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完成高保真的输入,我们的了解却十分有限。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以嗅觉系统的第一中枢嗅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麻醉深度的操控,使动物大脑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高基线和低基线两种状态),利用电生理记录的方法研究动物在这两种情况下嗅球如何编码同一气味刺激的信息。研究表明,动物在处于这两种运行状态下,嗅球中的神经总活动和神经元放电频率分布,在气味刺激后与各自基线相比均发生明显改变,但气味刺激后两种状态之间相比,并无明显差别。这种对同一刺激独立于大脑状态的神经表达现象并不受所使用的麻醉剂类型、气味结构和浓度、嗅球的不同功能层、同一功能层内不同的位点以及电信号类型(不同频段的局部场电位和多单位放电)的影响。
因此,嗅球对同一气味刺激的编码是通过相对稳定的神经元组合,以绝对反应强度而不是相对反应强度来实现,同时提示嗅球中存在目前还不清楚的神经机制来确保在不同大脑状态下对气味准确编码,从而将外界气味信息可靠地传递到更高级的嗅觉中枢,形成相应的嗅觉感知。(来源:生物通 万纹)
|
上一篇科学技术: 研究发现突触可塑性长时期维持机制 下一篇科学技术: 科学家探讨“垃圾”DNA新功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