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属植物是重要的分类群之一,全世界约900种,由于其具有极高的观赏性而备受重视。然而,在凤仙花属的传统分类学研究中,由于其花朵结构复杂而质地极其脆弱,使得凤仙花属植物的蜡叶标本制作工作十分困难,在压制成为蜡叶标本后,花的结构受到破坏,各个组成部分相互粘粘而难以分离,对蜡叶标本花的解剖就难以进行。因此,在传统的基于模式标本的描述中,对花结构的描述和绘图就带有了很大的猜测性。现代传统分类学研究对植物材料和植物特征结构信息描述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现代信息采集技术的进步发展,在野外直接采集活植物特征结构的第一手资料就成了必然要求。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税玉民研究员带领其研究组针对此问题对凤仙花属植物花结构信息的野外采集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通过以新发表的三个种Impatiens aconitoides, I. purpureifolia以及I. rugata为例,对凤仙花属植物花结构信息进行了野外采集试验,探索并制定出一套关于凤仙花属植物花结构特征信息野外采集的新方法,包含了一系列的相关程序和手段,详尽和有效地采集了以上三个种的花结构信息,并拍摄了高清彩色照片,获得了这三个种的野外活植物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应用这样的新方法,可以得到野外活植物结构特征的准确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2011年第2期的《系统植物学》(Systematic Botany)期刊上。(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