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HV潜伏感染维持机制研究 |
|
|
来源:《病毒学杂志》 更新时间:2009-12-7 11:21:16 |
|
|

Figure. GST binding assay, co-immunoprecipitation and immunofluorescence indicate that TLE2 interacts with RTA in vitro and in vivo
卡波济肉瘤是AIDS患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病原体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能在宿主细胞内建立有效的潜伏感染而无法从体内清除。在普通人群中,KSHV的感染率约为5%。KSHV维持潜伏感染的机制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2009年11月,国际权威病毒学杂志《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蓝柯研究组关于KSHV潜伏感染机制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人员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发现细胞协同抑制因子TLE2与KSHV周期调控开关分子RTA间的相互作用。TLE2能够对细胞内RTA水平改变做出应答,通过结合RTA以抑制RTA的转录激活作用,有效控制KSHV裂解期基因表达水平和病毒粒子的释放。进一步研究发现,TLE2能够置换与RTA结合的转录激活子,募集转录抑制复合体,从而实现对RTA转录激活作用的抑制。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TLE2这种新的RTA 结合蛋白,并揭示宿主细胞在KSHV潜伏感染维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阐明KSHV潜伏感染机制和针对KSHV持续感染的临床药物筛选提供了线索。
该项研究是在蓝柯研究员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何之恒、刘云华、梁德光、王卓等完成的。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赛诺菲-安万特-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上一篇科学技术: 研究称苹果形身材女性年老时更易患痴呆症 下一篇科学技术: 开发出等离子体快速消毒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