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心房颤动发生新机制 |
|
|
来源:《循环》 更新时间:2011-1-3 14:10:28 |
|
|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领衔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重大心脏疾病基础研究”团队,继2006年发现微小核苷酸-1为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关键调控分子后,日前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临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心房颤动发生的新机制,并观察到微小核苷酸-328调控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循环》近日发表了这一成果。
心房颤动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几乎见诸所有的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心脏病,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血栓脱落、心力衰竭、中风、猝死等,破解其发病机制对于此疾病的治疗有着重大的科学意义。研究人员发现心房颤动的患者微小核苷酸-328显著升高且升高程度与发病程度密切相关。
据悉,为了确定微小核苷酸-328在房颤中的作用,杨宝峰带领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心脏特定微小核苷酸(1,26,328亚型)过表达转基因鼠和微小核苷酸功能敲减小鼠(328亚型),发现微小核苷酸-328的过表达可以诱发小鼠房颤的发生,而微小核苷酸-328功能敲减小鼠,或给予腺病毒连接的微小核苷酸-328反义寡核苷酸则可减轻房颤的发生。为进一步解释微小核苷酸-328升高诱发心房颤动的靶点,课题组运用多种实验手段证明,微小核苷酸-328使编码钙通道的两个基因的蛋白表达和电流大小也发生显著降低。相反,抑制微小核苷酸-328可减少房颤的发生。
这一研究通过大量离体、在体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最终确定微小核苷酸-328为心房颤动发生的关键调控分子,并锁定了一个可以治疗房颤的新靶点。这是国内外第一次从微小核苷酸领域这一分子水平上解读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有关专家认为,该项研究为心脏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来源:科学时报 潘锋 聂松义 衣晓峰 张好诚)
|
上一篇科学技术: 纳米生物共轭技术缩小大脑肿瘤 下一篇科学技术: 桔子抗氧化效果或远高于维生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