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种植水稻图
2003年,科学家在江苏昆山绰墩遗址发现了20多块稻田,这些6000多年前的稻田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址。日前,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王伟铭孢粉研究团队通过对该地区地层中植物孢粉的研究,发现1万多年前,太湖流域便有古人有意识地种植水稻。研究指出,当时人类对食物需求和储藏可能是引发稻作农业的另一大原因。此项研究成果将在国际学术刊物《Quater-naryInternational》上发表。
发源于印度那时都是“野”的
据介绍,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水稻的发源地在印度,“此后随着人类的迁徙,水稻也逐渐流入了中国云南地区。”王伟铭研究员介绍说,“不过,从野生稻向栽培稻的过渡,却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完成的。”学会栽培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人类才开始定居,从渔猎经济进入农耕经济,这是人类进化中关键的一步。
王韦铭通过对全国各地发现古水稻的研究调查发现,水稻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气候有密切关系。“我们国家发现最古老的水稻颗粒,是湖南玉蟾岩的,它们距今1.83万年~1.18万年。那个时候,人类还没有意识到去种植水稻。”王韦铭说,那时候的水稻都是野生的,“老祖宗”还没定居,住洞穴,以狩猎为主,走到哪里住到哪里。秋天的时候,野生稻熟了,他们就去采集。
“那时,人口少,可供采集的食物很多,够吃,所以水稻根本不用栽培。气候也特别好,虽然是野生的,但水稻的产量也比较高。不过,后来气候变冷了,可以吃饱肚子的食物也少了,而可以储藏的水稻便引起人们重视,开始有意识种植。”
到了固城湖一带这里的人栽培水稻
旧石器时代,人类获得食物的方式主要是渔猎和采集,这些活动具有强烈的迁徙性,因此在整个旧石器时代,人类都以天然洞穴作为生活作息的场所,也就不具备定居下来进行农耕的条件。直到新石器时期,由于人类掌握了更先进的生产工具,开始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建造房屋,而且一般居住地周围都有水源,这样才能有利于先民渔猎、采集和农耕等活动。
王伟铭在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孢粉时发现,11000-9500年前,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冰后期以来,气温回升,夏季风效应增强,气候温暖湿润。在此期间,太湖盆地和江苏固城湖地区森林面积增大,可供采摘的食物种类也增多了,因此吸引了很多原本住在山洞中的古人迁徙到此。当然,已经被古人有所重视的野生稻也被他们带到了新的居住地,并有意识地进行栽培。
根据考古研究,在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范围主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周围,多以天然洞穴为居住地。而从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逐渐进入三角洲地区,主要聚集在地势比较高的太湖东北部和太湖西南山地丘陵地区。“因为有水,有森林,这里便成了从西部山地向平原扩展的首选居住地。”王伟铭说。
3900年前水稻开始大规模种植了
王伟铭的研究还发现,距今3900年前,太湖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孢粉资料显示,该时段气温下降且波动较大,孢粉组合中落叶阔叶植物花粉含量减少,草本植物如禾本科花粉明显增多。根据这一现象,王伟铭分析认为,可能指示水稻等农作物的禾本科花粉含量明显增加,说明当时人口压力很大,迫使人类不得不规模化种植水稻,以解决粮食危机。
王伟铭的研究结论也得到了考古研究的佐证。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的稻作农业从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伊始,即开始种植水稻,但由于人类对自然认识的限制,以及初期农业生产的原始性,早期农业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尚小。绰墩遗址发现了20多块稻田反映了当时农业处于自然种植向人工规模化耕种方式的演进过程。而到了一千多年后的崧泽文化时期,大量的陶器中都使用稻壳作为陶土掺合料,说明当时稻作农业已经比较普遍。而到了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人类的肉食来源已从麋鹿、獐等野生动物为主转变为以家养的猪等动物为主。
这种饮食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人口增长已使自然资源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因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