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纹饰小木桶。
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火焰山南麓的戈壁荒漠中,有一片面积近万亩、地表被砾石覆盖的台地。每年春天,台地上常常无端地刮起暴风。暴风旋起时,飞沙走石昏天黑地,并伴有怪异的响声。这对于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村的村民们来讲,无疑又是一场灾难。每当这时,桃花杏花被吹落,葡萄架被掀翻,甚至大树被折断。更为恐怖的是,随着黑风的光顾,偶尔会有白森森的骷髅头从天而降。而在风停之后,篱笆院墙、葡萄架上,有时会出现一些衣物残片,以及长长的毛发。这些骷髅头、衣物残片以及长长的毛发,是从哪里来的呢?当地百姓对此讳莫如深。
洋海村发现古墓群
新疆鄯善县洋海村,位于火焰山南麓。距离洋海村不远处,有一片寸草不生、起伏不平的戈壁砾石带。这片戈壁砾石带正对着火焰山的一个大裂谷,名叫吐峪沟。每当春天季风来临,强劲的气流就会穿过吐峪沟峡谷,在戈壁滩上旋起沙尘暴。那些被大风刮到村民葡萄架下的骷髅头和衣物残片,就来自这片寸草不生的戈壁滩。
在这片戈壁滩上有9 条坎儿井从砾石带穿过。坎儿井,是当地人掏挖的一种地下暗河,这种暗河从天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吐鲁番盆地的各个乡村,是当地人水源补给的生命线。
1987年夏天,当地居民在疏通坎儿井时,意外发现了古墓。一时间,尘封了几千年的墓葬被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文物贩子的鼓动,无知村民们的盗掘,使这个古墓群遭到了严重破坏。
2003年3 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组成了联合发掘小组,对鄯善县洋海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吕恩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这次鄯善洋海古墓考古队的队长。据吕恩国介绍:洋海墓地很特别,从地表上几乎看不出任何痕迹,它既没有封土堆,也没有什么其他标志,这说明古墓群年代很久远。
鄯善县洋海墓地,主要分布在戈壁滩相对独立的三块台地上,总面积约为 5.4万平方米。奇怪的是,在墓地的北面和南面都是绿洲,只有这一块地方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
从古代人选择墓址的情况来看,在很久以前,我们的先人就懂得珍惜土地。为了不让死人和活人争土地,所以他们选择这块不能种植的戈壁滩。
发掘洋海古墓群
根据文物部门的初步探测,洋海古墓是一个巨大的墓葬群。考古队根据这三块墓地的排列方式,划分为一号墓地、二号墓地和三号墓地,计划每一块墓地发掘100座墓葬,考古队分成6个小组,在这三块墓地上同时展开发掘工作。
鄯善县洋海墓的地形很特别,戈壁滩的地表层有20多厘米厚的砾石带,砾石带下面就是坚硬的黄土层。当考古队铲去墓地表面的砾石带时,排列有序的墓口便暴露了出来,墓口用芦苇或是草帘子封口,下面用棚木做梁。
考古队根据墓葬形制,首先测出墓的朝向,然后沿着墓的朝向打桩、拉线、测量、绘图,记录下墓葬的原始形态。奇怪的是,在最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