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报10月28日报道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博导高国藩先生就考证和指出,《红楼梦》中涉及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以及葫芦庙等30多个地名与江宁陆郎花塘有着密切联系。自此红学界就有专家提出,江宁花塘就是大观园的原型。日前,花塘社区在翻新原建在朝阳庵遗址上的三间瓦房时,发现了一块神秘的石碑。据专家考证,这块康熙年间的石碑上竟然记载着众多曹家后裔,花塘与曹雪芹的关系似乎又有了实物的印证。
神秘石碑曾被用来做地基
日前,记者获悉,江宁陆郎花塘社区在翻新原建在朝阳庵遗址上的三间瓦房时,发现了一块神秘的石碑,上面密密麻麻记载了许多文字。当地村民怀疑其是一件文物,就立即与当地文物部门取得了联系。记者也跟随当地文物部门一起赶到了现场。
石碑为青石材质,高1.23米,宽0.64米,厚0.14米,就这么孤零零地立在朝阳庵自然生态区的一角。据花塘社区副书记丁道宏介绍,村民是在今年7月,该地区房屋翻新时发现这块石碑的。农民“红楼梦”读书会秘书长施德荣透露说:“当时是屋主吴朝才第一个发现的,看到这块石碑上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就上报到了社区。据他透露,当时朝阳庵原有四五块这样的石碑,在文革期间就把几块碑拿去修水利工程了,剩下的碑当做地基建了新房屋。”
康熙年间的功德碑
要不是这次房屋翻新,这块石碑依然不为人所知。那么这块石碑究竟是什么来历呢?是不是文物呢?江宁区文物局以及江宁区博物馆的相关专家在仔细研究后表示,这块石碑是康熙年间的一块功德碑,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经过现场专家的研究,记者发现,这块石碑碑文标题用篆体书写,名为《鼎建山门碑记》,正文为楷书小字,是康熙二十七年(1689年)制。虽然有部分内容已经破损,不能辨认,但基本可以看清并理解碑文的含义。碑文分三个部分,首先说明了朝阳庵的位置及始建年代:“离江宁县七十里,传自唐宋建”。但在康熙辛酉年(1681年)之前,已成废墟,唯有桂花树和石礎。“事实上,现在的瓦房前也的确有一棵千年的金桂树。”施德荣告诉记者。第二段说从1682年开始,行僧自问向社会募捐,建成了正殿,之后香火不断,用香火钱又建了其他殿房香舍。最后一段则描写了信士吴邦宠带头募捐,修建了山门,并立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石碑。
碑文中惊现曹雪芹家族后裔名单
这样的结论让一同而来的江苏省红学会的专家们为之惊喜。据红学会会员张燕介绍,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南京大学博导高国藩先生就考证和指出,江宁陆郎一带的村名、地名与《红楼梦》有众多巧合,当时就统计出了30多个。不仅有四大家族,还有大观园,另外还包括红楼梦中的基本地名,甄家、花家、葫芦庙等书中重要地名,都能在当地一一找到。“这块康熙年间的石碑,不知道能不能透露更多的内容,或者进一步证实花塘与《红楼梦》以及曹雪芹的关系。”
省红学会副会长朱永奎又细细研究了碑文内容,很快他就惊喜地发现在碑文中提到的募捐者的姓名中,有9人姓曹,而且与曹雪芹家族的辈分排列相一致,在曹家的家谱中都有记载。据朱永奎介绍,在9人中,“望”字辈一人,“世”字辈两人,“龄”字辈四人,“汝”字辈一人,还有一位名叫“曹必售”的在家谱中未有记载。朱永奎会长介绍说,在“丰润曹氏十六世以上谱表中,‘望’字辈的曹首望和曹鼎望分别在苏州和安徽做过官,这更能成为曹雪芹家族和南京有密切关系的佐证。”
不仅如此,朱永奎也表示,根据早年南京出土的《香林寺庙产碑》记载,曹家鼎盛时期曹雪芹曾祖父曾在江宁购置多处田产作为“香火田”,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来过这里。当地也有老人坚持说祖上有遗言,自己是曹雪芹后代。“这样两相印证,足以证明花塘与曹雪芹家族确实有着密切联系。”朱永奎表示,这个石碑的发现,让南京和曹雪芹家族的关系日渐明朗,“终于在学术上有底了。以前人们总把花塘和曹雪芹的关系停留在民间传说上,这块碑的发现,让他们的关系从虚到实了,说明那些传说并非空穴来风。这在红楼文化上是前进了大大的一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