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亿年前恐龙是怎样留下脚印儿的?
张建平介绍,恐龙足印化石的形成需要苛刻的条件,“首先要有恐龙生活,也要有合适的地点,更要有保存条件。”延庆留存有距今1.3亿年至1.8亿年间形成的与燕山运动相关的地质记录、1.4亿年至1.5亿年前硅化木群、十几亿年前的海洋沉积遗迹等多种地质遗迹资源,这也就具备了恐龙化石形成的相关条件。
张建平说,具体来讲,恐龙足印化石的形成需要恐龙生活离水比较近,比如在河海、湖滨等,如果是土层坚硬的话是不会留下足印的。恐龙留下脚印后,需要暴露在空气里一段时间,使得脚印坚固起来,这样在下次泥沙、波浪袭来时,脚印才可能不会被冲掉,随后的地壳运动把这些足迹埋住,这样,这些脚印儿就保留了下来。
专家分析认为,被埋大约800万年后,地壳运动使得这些足迹化石从被埋住的最底层开始发生了倾斜,至少再过了650万年,这些足迹化石所在的地块因为地壳运动,被抬升起来,得以显露于世人面前。
“从现场情况分析,更多更好的恐龙足迹应该还存在于尚未揭露的岩层中。”张建平说,待保护工程完善后如果再作进一步科学发掘,预计将有更惊人的科学发现。
恐龙的“大脚印儿”能告诉我们什么?
“别看只是脚印儿,在科学上,它甚至比恐龙蛋化石还要珍贵。”恐龙足迹研究专家、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专家李建军研究员说。
那么,远古时期的恐龙留下来的这些神秘“大脚印儿”,究竟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信息呢?恐龙足迹又有哪些奇妙之处?
恐龙足迹是脊椎动物足迹化石的一种,是恐龙在湿度、黏度、颗粒度适中的地表行走时留下的脚印儿所形成的化石。李建军说:“恐龙骨骼化石是恐龙死亡以后留下的;恐龙足迹是恐龙在生活期间留下来的,保存的是恐龙在日常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它可以提供许多关于恐龙生活、行为以及古地理和古环境方面的信息。”因此,恐龙足迹具有骨骼化石无法替代的作用。“如果当地没有保存恐龙骨骼化石的条件,就需要通过发现的恐龙足迹来判断当地生活过的恐龙种类。”李建军说。
通过恐龙足迹,人们可以了解到恐龙的行走姿态,推算出恐龙的长度、重量和大小,还能计算出恐龙的行走速度。恐龙足迹还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古环境与古生态。此外,科学家还有可能在足迹化石中发现新的恐龙类型。“我们可以把恐龙足迹看成是恐龙脚部的软体部分在大自然中制造的模型。”李建军说,“恐龙足迹能反映许多恐龙行为方面的信息,比如群居、奔走速度等。另外,大量相同类型的足迹保存在一起,也揭示了恐龙群体生活的信息。而且,恐龙足迹是原地埋藏和保存的,这就为指示化石保存地的古环境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此外,一只恐龙只有一副骨架,可是在它的一生中可以留下大量的足迹,这除了提高化石保存的概率之外,还大大扩大了恐龙的生存空间,记录了恐龙生活时的活动范围。
这些脚印儿该怎样保护?
国外的一些恐龙遗迹多在边缘地带,而此次延庆发现的恐龙足迹,是世界上首都圈唯一的恐龙记录。
延庆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主持和指导下,延庆县政府已制定初步保护方案。由于恐龙足迹所在的岩石位于公路边,延庆县已成立保护小组,将在周边修排水沟,并对足迹上面的土和周边的植物进行清理。相关镇村也将安排人员进行日常巡护,防止意外破坏,并设立说明指示牌、警示牌、安装栏杆等。
“恐龙足迹所在的滦赤路今后也会改线,以最好地保护化石。”相关负责人说,针对恐龙足迹化石的长期规划,延庆考虑在化石所在地划定保护区,并对保护区实施封闭管理,还将筹建恐龙科普公园,未来市民有望近距离观看恐龙足迹化石。
目前延庆正着手编制《恐龙足迹化石保护区总体发展规划》,实现珍稀地质遗迹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延庆将在借鉴国外恐龙遗迹地保护经验的基础上,聘请国内外专家给予建议,使得科学普及和休闲旅游一体化发展。
■ 延伸阅读
恐龙复活靠澳洲鸵鸟?
随着基因和克隆技术的发展,科学界不时会冒出一个复活已灭绝古生物的计划,在所有这些野心勃勃的计划中,最为大胆的莫过于让恐龙重生。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古生物学教授杰克霍纳已经迫不及待了,他正计划利用鸟类DNA让曾经的地球霸主重返地球。
复活恐龙对于科学家而言非常富有挑战性。早在1992年,便有科学家受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启发,尝试从与恐龙同时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