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块木头,外表包裹着海底泥沙,尹干洪与英方商量后,决定用机械抓斗试抓。在广州打捞局的调度日志上,中英联合打捞队的这次作业被详细记录下来。在第一抓斗没有什么收获的情况下,第二抓斗又下水了,十几分钟后,满满一抓斗海泥,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出水了。一点一点的冲刷,露出来的依然是瓷器碎片,人们的眼光也随之渐渐黯淡。突然,淤泥中,一个特别的物件出现了,一位潜水员立即将它从泥沙中拿出来,冲洗干净后发现,这居然是一条长长的金链。
金链的出现,引起了一阵惊呼,因为它的长度和分量,似乎超出了现代人对黄金饰物的想象,船上终于有了久违的笑语。最后清理的结果,还有许多完整如新的瓷器。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现实,带来惊喜的器物却明显不属于苦苦找寻的“莱茵堡”号。几经考量之后,中方果断中断了这次打捞,将这些器物带回广州鉴定。
1974年,广东省博物馆在西沙群岛开展考古发掘,也许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海洋的考古行动。今年78岁的徐恒彬教授,是当年的考古队队员,他在西沙群岛第一次看到了位于海底的中国文物,不过大多都是碎片。13年后,徐恒彬已是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一天,交通部广州打捞局送来了一批海底出水的器物请求鉴定。刹那间,徐恒彬感到了自己心跳的加速。这些器物是那样的似曾相识,徐恒彬的记忆立刻回到了1974年,在西沙考古现场所看到的瓷器碎片。此时,当这些瓷器以完整的形态出现在他的面前,徐恒彬知道,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即将到来。
送来的这批器物有瓷器、铜器共247件,以瓷器为主,年代大约为宋元时期,它们应该来自一条海底沉船。1987年8月,广东省文物部门正式宣布,在广东台山上下川岛海域发现了一艘古沉船,沉船遗址被命名为“广东南海宋元沉船遗址”。来自那条沉船的部分文物,无论是晶莹剔透的瓷器,还是粗朴厚重的陶器,都器型完好、质地如新。它们分别来自景德镇、龙泉、德化、磁灶等不同窑址。宋元时期,不同窑口的瓷器如此集中地出现,在中国考古发现上,这还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这条沉船完成了惊鸿一瞥的亮相,而这,只是它日后传奇故事的开始。(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供稿)
(责任编辑:罗园)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