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王敏之老人在最新出版的《沧州考古录》一书中,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经发掘证实,沧州大地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已在4000年以上。原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在《沧州考古录》序言里这样评价,《沧州考古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沧州历史上第一部探索考古发现和发掘成果的书。
王敏之,今年82岁,是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会员、省文物考古学会首届理事、沧州市文史研究会会员等。1959年学习文物考古,并一直从事文物考古工作,1990年退休后仍对考古工作乐此不疲。出版《纪晓岚遗物丛考》《狮城探秘》《沧州考古录》三部考古著作,合计百余万字。
40万字“新作”追寻沧州人类居住史
在沧州大地,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已有4000年以上,这是一位82岁的老人,在他的新作《沧州考古录》一书中记录的信息。有哪些证据证明这一结论?让我们走进王敏之老人的生活,听听他“文物考古之旅”的历程。
2月7日,记者来到了王敏之老人的家中。他面带微笑,书桌上是摊开的各种资料。
王敏之1947年在河间参加工作,1959年在天津接受了专业的文物考古培训。1976年他从泊头调到沧州,从事文物管理工作。从那时起,他就将自己的一生与这片土地上的文物考古工作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王敏之说,从20世纪后期的考古发现得知,在沧州大地,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已在4000年以上,说明先人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已经定居下来,繁衍生息,绵延不断。
这篇《报告》就收录在王敏之最新出版的考古丛书《沧州考古录》里,该书(上、下册)共40余万字,分5卷。这套书是王敏之“文物考古之旅”系列作品的第三部,专门介绍和探索了沧州全市境内在20世纪发现的历代遗存,其中包括古代遗址、古代墓葬、古代建筑、窖藏文物以及征集、捐献、拣选、收购和在地面采集的历代文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套书可以说是对20世纪沧州地区探索古老文化的“小结”。
谈起沧州大地有人类居住历史达4000多年的发掘过程,王敏之回忆,1986年,在今任丘市哑叭庄西北1.5公里处的荒地上,有人发现了磨制石器和磨光陶片,随即报告市文化局,又逐级上报省文物局。经调查后认定,该地区有进行发掘的必要。
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沧州地区文物管理所组队,于1989年春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1990年夏、秋两季继续发掘,根据出土器物分析,哑叭庄遗址距今4000年-3000年。
1992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沧州地区文物管理所共同发表《河北省任丘市哑叭庄遗址发掘报告》。
其实,在沧州大地上,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应该可以追溯得更远。1987年,黄骅北郊采集到数十件“细石器”。随后,王敏之又到现场进行调查,并进行采集,前后采集“细石器”100余件。
经过仔细观察,王敏之发现这些“细石器”与1963年陕西省朔县峙峪发现的细石器类似。为了进一步认证,王敏之专程带着石器进京,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家安志敏进行鉴定。安志敏对王敏之提出沧州地区存在历史较早的文物遗存观点表示赞同,并先后到黄骅考察、发掘。随后,在国家学术核心期刊《考古》上发表文章《河北黄骅发现的细石器》。根据这些证据,安志敏认定,沧州大地有人类居住历史应该追溯至万年左右。
无惧风雨行走在考古路上
王敏之在沧州大地历史“车辙”里“走”了数十年,这所有的成绩都离不开王敏之对考古工作的执著和认真。
上海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马涛在《沧州考古录》序言写道:“考古,考古,就是挖土,不挖土不叫考古”。一个考古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就,必须常年在外从事田野调查和发掘工作。王敏之就是这样做的,而且做得很认真。
据王敏之讲述,上世纪60年代,他正对考古痴迷。一次,王敏之提出要去阜城县(相距55公里)调查一处汉代古城遗址,当时正赶上王敏之父亲(当年82岁)身体不适。但父亲没有阻拦,而是毅然支持。王敏之怀着对父亲歉疚的心情踏上了火车,当抵达到东光站时,天上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即使赶到遗址,恐怕也早被大雪覆盖,也不会有任何结果。”想到这里,王敏之调转方向,回家了。
到家后,住对屋的大嫂对王敏之说,他父亲在屋子里摔倒,被她发现扶了起来。“父亲一直没有提及此事,但我发现了父亲脸上的淤伤。”王敏之说,就是那个冬季,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