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天为阳,以地为阴,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周易》里将一三五七九,五个数字相加,即得二十五。《周易大衍》里也有“天数二十有五”之句。乾隆用古人之典来钦定宝玺的数目,以象征自己的王朝能绵延无限。
故宫乾隆“宝玺”为啥是25方
张心笛
在故宫乾清宫与坤宁宫的中间有个交泰殿,寓意天地交泰,是皇宫的内廷后三宫之一。乾隆以后,这里一直是存放清代“二十五御宝”之所。
何谓“御宝”?
御宝,也称“宝玺”。我国自秦代时起用玉石镌刻成的印章,凡帝王天子使用的曰国玺,曰御宝,诸侯或官吏们使用的曰印,秩卑者使用的曰铃记,其制度严明,秩序井然。而如今世人都习惯把各种玉石金属及木质等材质镌刻的统称为“印”或“章”。印,自古有取信于人的意思,我国自上古时始,刻印章用的玉曾用于祭祀和装饰,自周代时起玉被定义代表儒家五德:“仁、义、礼、智、信。”玉代表着美好、尊贵,更是权力、财富、高雅的象征。从考古得知自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开始已用玉石作为印及信,从皇帝到庶民均知盖用印记以资信守。帝王用玺的制度为封建时代历届王朝沿袭,并从秦代起御玺成为皇权交替,册封的凭据和镇国之宝,各种用途的宝玺作为日常行使皇权的重器,被礼敬珍藏。但历史上对宝玺的记载不详,在封建王朝的众多宝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秦始皇用和氏璧雕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玉玺,只可惜它很早就不知所踪。除此之外还有一方是宋徽宗时用材精良精心雕刻的“定命宝”,另一方是明建文帝时雕刻的“凝命神宝”,这两方玉玺也同样不知所终。如今保存完好的只有仍珍存于故宫的清代“二十五宝”。
何谓“二十五宝”?
“二十五宝”,是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在乾隆以前各朝,皇帝御宝一般是随用随镌,没有确切的数字,因此到乾隆继位时御宝已有二十九种三十九方之多,并且记载失真,前后重复,用途不明,混乱不堪,针对这种情况,乾隆十一年时乾隆帝对前代的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钦定为二十五种,并详细规定了各自的使用范围,统一存放,俗称“二十五宝”。
乾隆为什么钦定了“二十五宝”?
乾隆皇帝之所以要钦定 “二十五”宝,在他八十六岁时写的题为《匣衍记》里阐述了他的用意,《匣衍记》中指出“定宝数之时,密用姬周故事,默祷上苍,祈我国家若得仰蒙慈佑,历二十五代以长”,“我大清得享二十有五之数”,所谓“姬周故事”,指的是周平王迁都洛邑开东周25代王业。我国历史上历时最长、世数最多的王朝就是东周。乾隆帝把顺治帝定都北京时为第一代,祈望大清王朝能像东周那样延续25代。《匣衍记》里还曰:二十五,这是用《周易大衍》“天数二十有五”的典意,古人以天为阳,以地为阴,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周易》里将一三五七九,五个数字相加,即得二十五,乾隆也是用此典来钦定宝玺的数目,以象征自己的王朝能绵延无限,但清朝从顺治到宣统,实际仅延续了十代,大清王朝即寿终灭亡了。
“二十五宝”都叫啥?
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五方御宝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子之宝、皇帝之宝(两方)、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宝、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远之宝。这“二十五宝”的印文除青玉的“皇帝之宝”为满文外,其余全部为满汉篆书两种文字。乾隆十三年创制出满文篆法,为使御宝上的满汉文字书体协调,乾隆曾下谕旨除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子之宝、满文的皇帝之宝四方御宝因是在清人入关以前就使用,不能随便改动外,其余的二十一宝一律进行了改镌,其宝中的满文本字也全部改用篆体镌刻。二十五宝材质有玉石、金,也有旃檀木的。印钮有交龙、盘龙、蹲龙、龙凤等各种龙形,其雕制极精美细腻,形象生动,堪为清代宫廷印章的代表作品。
“二十五宝”为何藏于交泰殿?
交泰殿殿名取自《易经》,其含有“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此殿于明嘉靖年间建,清顺治康熙年间均曾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曾被大火烧毁,后重建。交泰殿为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四面明间开门,龙凤裙板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