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0月,人们用担架抬着毛泽东离开永定河溪。一路上,秋高气爽,山峦锦绣,黄菊遍野,流溪潺潺。傍晚时分,来到上杭,住在城南汀江岸边的一座临江小楼。第二天就是九月九日重阳节,人们常常在这里登高,赏菊。这天正在养病的毛泽东在贺子珍的陪同下登上临江楼,凭栏远眺,但见天高云淡,秋雁南飞,远山逶迤,汀江远去,触景生情的毛泽东,禁不住回首往事:秋收暴动,中央责怪他没有坚持攻打长沙,撤了他的政治局候补委员之职,传到井冈山,说成是开除了他的党籍,一度不能过组织生活;离开井冈山后,他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又落选,失去前委书记之职。往事历历,前局未定,移情于景的毛泽东喟然长叹,挥毫写下了这首《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但看黄花不用伤。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古代诗人在重阳节这天,常常是吟咏生命,怀念故乡,移情老人,毛泽东的词则格外地渗露着远非闲病之人所能到达的乐观和高昂。他一扫过去诗坛的悲秋情调,把人们引到一个革命家的内心世界,把秋日的菊花勾起的感伤和寂寞,投射到对开阔的大自然的凝视之中,心情显然又归于明朗。在1962年发表这首诗词时,他把“但看黄花不用伤”,改为了“战地黄花分外香”,进一步表现出战地秋景的绚丽和壮美。
重回四军
前委会议后,陈毅带着重任,秘密赴厦门,由厦门经香港再到上海,敞开胸怀向党中央政治局汇报了红四军的现状和朱毛争论。政治局决定成立李立三、周恩来、陈毅三人委员会,由周恩来召集,负责起草一封指示信。政治局会议上,李立三问陈毅:“你说实话,毛泽东如何?”陈毅不假思索:“我不如他。我陈毅两次代替毛泽东干前委书记,两次都放任下面搞极端民主化,说明我管不了这一坨哟。”周恩来对陈毅说:“一个党一个军队都需要自己的核心人物。如果现在要选择红四军这样一支全国有影响的红军领导人,毛泽东当然是最好的人选。”陈毅胸怀坦荡地说:“我回去后还要请毛泽东复职,这件事只有我自己去做了。”中央政治局在研究后,集体讨论后由陈毅起草经周恩来签发了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时间是1929年9月28日,俗称“九月来信”。“九月来信”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思想。
1929年10月1日,陈毅在上海登上赴香港的轮船,经汕头、梅县,回到闽西。10月22日晚上,由陈毅作为前委书记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陈毅传达了中央的精神,包括中央对自己和朱德的批评。陈毅说:“我们都要把毛泽东请回来,向他承认错误。”朱德立即表示:“同意。”陈毅三次用快马给毛泽东送信,既汇报中央“九月来信”精神和周恩来的口头指示,并写上:“七大没有开好,我犯了错误。中央认为你的领导是正确的。四军同志盼你早日归队,就任前委书记。这是中央的意思,也是我和玉阶(朱德)以及前委的希冀。”毛泽东连接三信,理解陈毅的真诚用心,接纳了陈毅的爽直和大将风度,回信表示不久就会回到四军。11月26日,毛泽东在福建省委特派员谢汉秋的陪同下,来到红四军驻地长汀见到了久未谋面的朱德、陈毅。朱德、陈毅当面作了自我批评,毛泽东也承认自己当时身体不好,精神欠佳,说了一些伤感情的话,请朱德、陈毅多多包涵。就这样,他们之间的隔阂与矛盾消除了,宽容和肩负的革命重任让三位红四军领导紧紧握手。在经历近半年的曲折后,毛泽东终于重新回到红四军。
(责任编辑:罗园)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