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 | 注册
科普之友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数学 >> 数学教学教研 >> 正文  

谈谈推理证明能力培养的几个阶段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4-14 12:58:01
 

作者:刘晓玫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推理能力做了明确的阐述,主要含义是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找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步步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推理能力是一个人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在未来的职业中,每个人都应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做到清晰、有条理、合乎逻辑。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推理包括逻辑推理和合情推理,在数学的研究发展过程中,既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也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应与其类似,使学生既学会论证推理,也学会合情推理,从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观察、实验、归纳和类比等从小学就已开始,并将一直进行下去。逻辑推理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抽象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逐步的开始。学生对证明的意义、证明的方法、证明的基本要求以及严格的证明格式等的掌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新世纪(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学生对逻辑推理和证明的学习特点,将推理的学习大致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下面仅以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为例,介绍推理学习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经过直观的操作、观察、归纳等方法获得一些结论,这主要以小学阶段以及初中的开始阶段为主。如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的获得就是利用撕纸和拼纸片的方法得到的;两点间的直线段最短也是通过观察和测量获得的等。学生们通过操作和观察得到了一个个新的判断,在这样的推理过程中,是以直观的操作、观察、归纳等方法实现的,是直观的推理过程,也是合情推理的过程。在七年级上册中很多结论的获得都是利用了这种推理形式。

 

第二阶段则是将直观推理与简单的逻辑推理相结合,并更多地注重学生推理意识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以及有条理的将推理过程进行口头语言的表达。

 

如在七年级下册中的第五章里,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过程,就是将小学时单纯的进行拼角发展为拼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数学:

  • 下一个数学:

  • 为什么直线同侧函数值符号相同?

    秦俑密码之神秘的数字学

    3根指挥棒和12个直角

    向量模的符号为什么是绝对值符号

    连分数与不定方程

    f(x)=1与g(x)=cos2x+sin2x  相等

    名正则言顺

    数学欣赏之飞檐走壁

    Riemann 猜想漫谈 (二十)大结局

    来自大海的数学宝藏

    数学垂足三角形的性质及证明

    走近条件变化的圆问题
    数学教学教研
    自然地理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2009环境资源立法与可持续发展
    普通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墨西哥南部发生里氏6.5级地震 
    普通自然地理[今日地理]挪威少年被狼群包围 放重金属乐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摄影有爱《华夏地理》关注藏区
    宇宙奥秘
    [航空航天]12月公众可赏三大天象 双子座流
    [航空航天]英国海滩出现幻日景观如同巨大
    [航空航天]太阳清晰穗状体喷射流 酷似梵高
    [航空航天]2013年或现猛烈太阳风暴 严重影
    未解之谜
    [未解之谜新闻]霍金“展示”外星生物形态 外星
    [UFO飞碟]又有两位冰城市民称看到过凤凰
    [麦田怪圈]不解之谜之麦田怪圈与神秘线条
    [UFO飞碟]UFO飞碟 坠毁现场 高清!!视频
    生命科学
    [生物*医学]广西书记:绝不让群众喝上一滴
    [生物*医学]美开发出结核病快速诊断法
    [生物*医学]美科学家找到可永久性删除痛苦
    [生物*医学]我国科研人员在蛇毒中发现新型
    动物世界
    [动物世界]研究发现猪拥有与人类非常相似
    [动物趣味知识]玫瑰是什么动物 
    [动物趣味知识]世界上最大的老鼠是什么老鼠?
    [动物趣味知识]为什么黑蛇养殖 
    科普文章
    [前沿科学]考古发现玉米催生古代安第斯文
    [物理教学]专家认为学好初中物理要注意这
    [物理科学]科学家揭开“咖啡环效应”之谜
    [化学学科信息]老年人多吃蔬菜可减缓大脑衰老
    [力学]牛顿第三定律又是什么? 
    [生命科学]NP394神经元控制果蝇趋避光行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使用本站前必读
    Copyright © 2007 - 2011 科普之友( www.kepu365.com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