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重在学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9-1 11:44:12 |
|
|
琼海市大路中学 覃国敏
初中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期,是形成基本学习的敏感期,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怎样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如何使学生在每堂课中兴趣盎然。是重在"教"还是重在"学"。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表演,学生被动地围绕着教师转,得到一些机械知识。教学过程往往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教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程实施以来,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灵活运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技能的发展。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使之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人。"学"是"教"的前提,所以不但要以学生为主体,还要引导学生怎样学,一堂课应以"学"重于"教"。
一、在备课中应写"学"案而不是写"教"案
生活中时时处处有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刺激学生的探求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想象、思考、进而发现问题。我在备每一节课的过程中都注意把准时间,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学生探究大约用二十分钟,课堂练习用十分钟,教师讲评用十分钟,将大部分的时间让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质疑,让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材出现的内容不一定全讲;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讨论或小课题研究。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而且许多都是首次出现,每一节课的形式都迥然不同。备课时,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备课要有创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教师来说,则要求重在总结经验,帮助形成教学理念。注重实用性,淡化应检性,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备课格式。如提纲式、随笔式、表格式和框图式等,以体现个性化教学的风格,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使教师从繁重的机械书写中解脱出来,使备课不再流于形式。我在教七年级数学下册《摸到红球的概率》时,概率这个概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但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呢?我在备课的中精心设计游戏。买来5个红色的和2个白色的乒乓球放在一个箱子里,让一位学生从箱子里往外摸球,另一位学生分别记录摸出的红球和白球的次数,重复多次这样的游戏,然后让学生计算一下,在这个游戏中,摸出红球占总次数的百分之几,摸出白球占总次数的百分之几。通过对比,让学生说出摸出红球的机会大还是摸出白球的机会大?从而估计在这7个球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把思维过程交给学生,把实践过程交给学生,真正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很容易地理解了"概率"这个概念。
二、在授课中以"学"为主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表现为: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形成了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违背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普遍降低。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了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思维水平、解题能力、创新能力、心理品质作出恰当的评价,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在初二年级上册"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我让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练习,一位解方程2x+20=0,而另一位建立坐标和画出一次函数y=2x+20的图象。其他同学以同桌为单位,左边一位同学解方程2x+20=0,右边一位同学画y=2x+20的图象。当他们完成以后,接着提问方程的解是多少?直线y=2x+20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多少?它们相同吗?为什么?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选择列表、画图等多种方法。最终归纳出以"数"的角度看方程2x+20=0的解[1] [2] 下一页
|
上一个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下一个数学: 专家指导:新学年高中生如何制定数学学习计划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