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1、插图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插图是教科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材的更新,插图的地位显的越来越重要,功能已显的日益强大。插图不再是单纯地配合教材,而是能够提供丰富多元化的信息,并开始成为知识的一部分。
2、新教材插图的变化趋势
随着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新教材中插图的数量和质量也日趋合理完善。从插图的绝对数量上来看,新教材六册书本总共有插图1400多幅,而老教材只有800多幅。从图形的样式上来看,新教材中融入了许多色彩艳丽,贴近生活的非几何图。
3、教师使用插图的现状分析
新教材对插图做了许多精心的设计和修改。但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却还是不容乐观。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使用插图的比例比较低,有个别教师甚至很少使用插图;教师使用插图的方法单一,与学生形不成共鸣,发挥不了插图的功能。
新教材已经把插图的数量、质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标准,可作为插图的执行者——教师,还没有把插图应有的作用、潜能挖掘出来,甚至把它当作一堆“彩色垃圾”置之度外。为此,我校提出了“整合运营升华赏析——初中数学创新插图教学的实践探索”这一课题,意在发挥新教材中插图应有作用,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享受到“插图”这一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运作模式的建构
(一)建构依据
建构主义数学学习理论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学习犹如真理的发展一样,它不仅强调学习的建构性也强调学习的社会性与情境性。而插图这一“彩色”资源,正好是书本知识与周围环境、读书生活与社会情境的有机载体。数学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插图,使插图真正成为理论知识和意义建构的一个中间平台,同时赋予插图新的生命力和教学价值。同时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动活动。插图的出现,使得理性思维更加简单,很多抽象难懂的问题变得更直观、具体化,可操作性更强。数学课插图不仅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而且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教学、教育价值。充分利用和挖掘插图资源,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二)运作模式及特征
1、运作的基本模式

2、运作的基本特征
(1)直观
插图作为直观教学资源,在运作时往往能够凸显其直观的一面。插图自身的优势是能直显知识,直面学生,直含生活,直观性在插图上已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2)灵活
插图的整合、运营等都有其灵活的一面,自选图形与教材插图相结合,一幅图形可以多次使用,多幅图形可以组合使用,不同的图形放置在不同的情境中,发挥的功能也不同。
(3)系统
插图在整堂课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难易程度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学生能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保持知识点的前后一致。插图应与文字内容保持统一,与学生的思想保持统一,与现实的生活保持统一。
三、插图教学的有效运作
(一)精心整合插图
好的插图,需要经过教师一定的加工和整合,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其内在含义,插图的功能也才能被更深层次地挖掘出来。只有当教师在深入钻研插图,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插图进行适合教学法的再加工以后,插图才能变成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信息。
(1)加工设计插图
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插图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有些教材的插图在内容上已经包含了教材语言的整体结构关系,虽然没有文字明确表明局部事务之间的关系,但事务之间的关系却已暗含其中。如果能在理解教材语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这些插图进行再加工,用连线和文字加以标注,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对教材语言会有更透彻的理解。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