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由易趋难法----以图克难
由易趋难法是指通过插图引导学生从简单向复杂过渡,从而来克服重点、难点。
从教育角度上说,直观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在进行难点、重点教学时,教师一味地进行故事讲述、理论阐述,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所以,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地利用书本的插图来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教师依图为据,因势利导,将难点重点一一化解成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就可直观回答的问题,将插图具体化、问题化,赋予了插图一定的深度和生命力,让它在学生的眼里和脑海里鲜活起来,学生理解起书本知识来就容易多了。例如,在学勾股定理时引用如图所示插图,学生通过对插图的观察,自己的亲手操作及教师的指导,来证明勾股定理a+b=c,学生印象更深刻,更具说服力。
(4)由静致动法----以图激思

由静致动法是指静态的插图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使插图“动”起来,激发学生思维。
静态知识动态化,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所在,也是新教材大纲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插图促进思维发展——本质上来说这是符合青少年的思维特点的,即具体思维能力强于抽象思维能力。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比起一行行方方正正的文字,往往更能激起学生具体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插图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循循善诱,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朝有价值的方向发展。所以,利用好插图,开放学生思维,让学生能自己去设疑提问,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材上的插图是“死”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让插图“活”起来,“动”起来,以此来带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用好插图,用活插图,让插图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5)由形索果法----以图答题

由形索果法是指通过插图的形状进行分析来得到问题答案的过程。
现代数学中几乎很多内容都可以用图形的形式给予直观简明的表示,从最简单的书本上的练习到现实中的建筑设计图等等,都可以通过图形来解决的。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也要从给出的图形中来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在讲七下教材《事件的可能性》这一章时,在教师还没有开口叫学生进行思考时,部分学生已经拿起笔,身临其境的在图中“走”起来了,而且有小部分同学已经找出了所有通往A和B的路。所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分析插图,来得出问题的答案。
以图答题要求学生“吃透”插图,理解插图,找出插图中隐含的关键量,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三)有效升华插图
只要充分发掘教材插图的潜力,学生就会受益更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更加容易。经过教师对插图的进一步开发、挖掘,它对学生的品德、理念、习惯的培养也有明显的帮助,使插图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升华。
(1)以图促德育
书本插图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事实面前,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的运用插图,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例如在七上教材2.5讲《有理数的乘方2》时,合作学习中有一幅关于神州五号的插图,教师利用这幅插图激起学生爱国意识,奉献祖国的热情。
教材中还有一些数学科学家的肖像图,古代的历史建筑图,国家的一些重大事迹图等等,读这些图时适当的介绍这些人物、建筑、事迹与现代数学的紧密关系,能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知识,进行数学研究的情怀,对学生的德育也是一次升华。
(2)以图促情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