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9-6 16:24:54 |
|
|
个问题吗?
问题一提出,教室里各学习小组马上议论开了,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互相探讨。教师让一个组的代表陈述他们的解题思路,其他组作比较分析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思想,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步骤。此时教师提出:我们能否把行车线路当成线段,每个车站都看作线段上的点呢?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由此引出“线段的条数与线段上的点”的关系探究了。此时同学们纷纷画图,互相探讨,把学习热情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交流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
2、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亲身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要能够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时可先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根铁丝(长度分别为4cm、6cm、9cm),用这三条“线段”都能“首尾顺次连结”构成一个三角形吗?然而让学生把最短的边剪去2cm,教师再继续提出三个问题:①三条“线段”长度各是多少?②是否还能“首尾顺次连结”组成一个三角形?③最短边再剪去一小段,是否能“首尾顺次连结”组成一个三角形?学生通过实验后正确回答,教师再次提问:是否具有任何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首尾顺次连结”构成三角形?
在此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思考、讨论,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去获取感性知识,去尝试、比较、分析,从而自主探索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3、创设挑战性情境,体验自主探索成功的快乐。
传统的教学是“填鸭式”,传统的练习,问题情境也是以封闭的形式呈现问题,只有固定的、唯一的答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题目只有一个答案,不是错,就是对,没有异议。而现在,我们应该改变这种观念创设开放性的题目,一题多解。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是单一的、固定的答案。
例如:传统的口算题,9×4=36。改变题目为□×□=36。你能填出几道这样的算式。在学生摸索填数时,自然也就在自主探索因数和积的关系。这样的题目起点低,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得出一两个答案。但层次多、答案不唯一,因此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问题情境,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空间,确保学生充分探索
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无疑需要充足的时间。因此,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去实验、去验证。比如,可以采取“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去尝试、去探索。不少教师为了适应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但基本上都是蜻蜓点水,稍放即收,生怕学生思维跑题,怕浪费了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往往是刚让学生自主探索,就又赶紧引导学生回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上来,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索。这样的教学还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形式上的自主探索,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索。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问题”的形成过程,我们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去自主探索,教师着重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作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发现和掌握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运用自身的知识积累、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以点拨和启发,即所谓的“点到为止”,将思考和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解决,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地探索。
例如教学多边形内角和时,过去的教学是教师讲解15分钟,把推理方法灌输给学生。新课程理念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运用经验和方法去尝试,让每个学生用富有个性化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创造出各不相同的方法。教学的时间分配可以调整为自主探索25-30分钟,拓展运用10分钟。即使学生的方法有时可能比较繁杂,教师也不应加以否定。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再组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有所体验,从而感知用哪种方法是最简便的方法。我让学生带着问题“以多边形一个顶点为公共顶点一共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成多少个三角形?”,先阅读课本的内容,然后要求他们相互提出问题。生1问:我们知道一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数学: “让数学四步如歌”——清洗数学思维 下一个数学: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