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有价值的数学语言 提高学生读题能力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9-25 11:09:01 |
|
|
瓮安县老坟嘴学校 陈孝权
【摘要】
要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则离不开数学问题的阅读----读题,既数学语言的理解。现今大部分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读题能力,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在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读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消除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学数学,引导学生在读题过程中,快速地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感悟、内化和概括生活中的现象,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
阅题价值语言提高读题能力
【正文】
新课程下素质教育是注重发个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功能,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在素质教育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总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而个体学习行为的体现,最终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则离不开数学问题的阅读----读题,既数学语言的理解。
1、基础欠佳,缺少耐心、信心的支持
在解数学题时产生心理障碍。数学题中实际问题的文字叙述与现实生活贴近,但是题目比较长,其数量也比较多,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很分散隐蔽。所以,面对许多的数学题,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不懂如何入手,心理上产生了畏惧怕。学生对数学题的心理障碍,是造成解题困难的首要原因。
2、粗心,经常漏读、错读已知条件
由于学生一直没有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造成了读数学题时粗心经常漏读一些重要的条件,因此也就无法读懂题意,更不用说正确理解题意了。
3.轻视阅读,理解欠缺,在解数学题时形成思维障碍。由于课业负担比较重,目前的初中学生对读书的兴趣不浓,阅读文字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理解文字的能力较弱。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图像和画面比较感兴趣,而对文字则比较麻木,缺乏兴趣,因此造成他们语感也比较差,对文字的感悟和理解水平也不高。特别是遇到文字较多的应用题时,学生很容易产生视觉疲惫,搞不清文字意思的主次,抓不住关键词,这也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大困难。
④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大,希望老师能经常作提示、分析等。
为了提高学生读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消除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我的做法:
一、读题断句,找关键词
关键词是一个数学问题的窗口,学生找到了关键词,就能快速地理解题目的意义,从而解决问题。
如人教版第三章问題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如果第人分3本,则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个学生,本题是一个应用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读题后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去分析,去解答,出现了迷茫。找不到问题的关键词所以无法解决。我引导学生这样来读: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则\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通过这样读题,学生很容易找到关键词:每人分3本,余20本:每人分4本缺25本。这样找出了关键词,从关键词去分析,不难发现本题的等量关系:总人数×3+20=总人数×4-25。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透过文字表象,找有价值的数学语言
数学问题是建立在语言及其它学科基础上的,一个数学问题往往由大量的文字和图形组成。学生不能通过阅读把文字语言提练成有价值的数学语言,进而转化为数学符号,确定解决问题所需的必要条件。即是不能透过文字表象,去看数学语言这种本质。所以解题时出现困惑,以至于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如:要使关于Y的多项式mx2+2nxy-x+x2-2xy+y中不存在二次项,求3m-2n值。本题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阅题后有80%的学生不知所措,学生对“不存在二次项”这一文字表象不理解,不知其表达的数学本质是什么,所以思维受阻,无法解答,本题阅读后发现“不存在二次项是解题的关键词,通过数学知识的积累、思考把二次项上升为数学语言,即“不存在就是没有,怎样才能没有或不存在呢?在数学中只有0×[1] [2] 下一页
|
上一个数学: 新课标新在哪里:解读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下一个数学: 数学教学过程在新课标下再认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