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数学整合要抡好“三板斧”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8-21 13:40:48 |
|
|
数学知识的教学本身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对数学知识进行演示,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那么,数学课如何用好多媒体,使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妙呢?笔者认为要抡好“三板斧”。
动态演示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计算机多媒体则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二册“统计”时,一开始,教师就从多媒体上,把色彩鲜艳的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配上清脆动听的声音,在画面上从上往下一个一个地落下来,这一极富吸引力的开声,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而当这些图形堆积在一起出现时,教师就提问:“每种图形有几个?共有几个图形?”这时,学生的观察和思维多少有点模糊,教师就及时地通过多媒体,把每种图形分类、演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完成了由模糊到具体、由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例如“角的认识”教学中,动态演示角的形成:先出示一个点,再引出两条射线,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比较角的大小时,先出示两个角,再利用动画使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分别重合;演示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很直观地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当教学“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时,计算机上先显示一个角,动态演示两条边无限延长,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有无改变。这样形象、直观的设计,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而动态的画面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相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
“闪烁”与“隐藏”引发学生思维“闪烁”
在制作计算机课件时,将有关的教学内容“闪烁”几下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这几下“闪烁”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却不一般。“闪烁”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能引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我在“角的认识”中有这样的设计:在直线上任取两点,两点间的一段“闪烁”几下,引出线段,这几下“闪烁”,使学生很容易理解线段的特点,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人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在前,抽象思维在后,小学生更不例外。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图片、实物等,借助直观形象去获取抽象的数学知识,尤其是几何知识的教学。
例如:教“角的认识”,我先在屏幕上出示红领巾、三角尺、钟、扇面的实物图,去除实物中非本质的东西,抽取本质,引出角的图形。然后问:角是怎样形成的,并在计算机上演示,使学生建立起角的概念。这样教学,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概念,并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多种感官并用促学生主体发展
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创设出声情并茂的场景,使学生手中有所物,目中有所景、口中有所言,心中有所想。这样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在创设的场景中尽情发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在学生建立分的概念时,不是空洞地说教一分钟有多长,而是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看着用动画演示的一分钟时间的长短,接着让学生看录像想象一分钟的作用,并且自己动手去体验一分钟能干哪些事情。这样使学生真正对一分钟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
创设一个充满和谐、民主、情感的教学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讲:“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时,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对所学的一切记忆深刻。
|
上一个数学: 浅淡高中学生数学学困及对策 下一个数学: 怎样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情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