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发展的主阵地,数学知识绝大部分是在课堂获得的。可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除了课前要花好多个45分钟钻研教材,弄清知识结构,分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外,更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善于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序曲”,引人人胜的主旋律,还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以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启导方法,然而,却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出现“讲到哪里,就在哪里歇”的教学现状,使得一节课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由此可见,对于每一堂课,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结尾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一、课堂教学结尾的作用
课堂结尾是课堂任务的终结阶段,是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本堂课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
1、归纳整理知识的功能
在一堂课的结尾之际,通过教师有意识地穿针引线,提纲挚领地将本节课甚至前几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梳理、概括,便于学生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并能使新知识、新方法牢固地注人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使之在学生头脑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体验到掌握新知识的喜悦。可以这么说,如果把一堂课喻为一幅画,那么结尾就犹如画龙点睛之笔。
2、反馈教学效果的功能
学生对老师所教新知识的理解往往只是表面的,若在课堂结尾时,从不同层次精心设计几个针对课堂知识的小问题让学生回答,可充分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利于教师及时地进行教学调控,为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和教学方法改进提供研究素材。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评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新知识,从而真正圆满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3、延伸课堂的功能
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教学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有序过程。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时,提出与本节和后续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问题离开课堂,对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能,都是很有价值的。
二、课堂教学结尾可采取的形式
一堂课快要结束时,由于学生经历了长时间课堂活动,这时的学生注意力开始下降,情绪也不象刚开始上课时那样高昂,这时如果我们能在结尾上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出与之匹配的结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的结尾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归纳总结式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往往在课堂结尾时利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一堂课(或包括前几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归纳。
这种小结应能准确地抓住每一个知识点的外在实质和内在的完整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系统性。
如在学习“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时,由于涉及的的条件结论较多,学生很难准确的加以记忆,这时可小结为:
(1)①过圆心、②垂直弦、③平分弦、④平分优弧、⑤平分劣弧,在这五个元素中,由二推三。
(2)和弦有关的计算通常过圆心作弦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
上述小结中,既有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总结,又有方法上的总结。像这样高度概括进行归纳总结的结尾方法,简洁明了,易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总结,进一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把握知识要点,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
2、对比比较式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识记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对比比较式的结尾方法,一般是将教学内容中那些意义相近或相异的内容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如在学习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后,学生易将菱形和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内容相混淆,因此,在菱形的教学结尾时,占用一点时间将两者的概念、性质与判定进行对比与比较,使学生加深对两者知识的印象。
3、预设悬念式
我们知道,评书演员会在评书的尾声处留下悬念,激发听者继续听的欲望。在课堂结尾时,教师也可设计悬疑式情境。因为一方面可以拓宽知识的应用范围,发展学生思维。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留下思辨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进一步探索与发现的兴趣和习惯。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课的结尾时,可采取悬疑式进行结尾,即今天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懂得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那么大家想一想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又该是多少度呢?你是怎样想的?又如,讲完锐角三角函数后,问学生:“你能否不过河测出河宽,不上山测山高,不接近敌人阵地而测出敌我之间的距离?”这些问题的提出,给学生留下悬念,引起学生欲罢不能的探究欲望,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4、延伸应用式结尾
所教内容学完后,不是马上结束教学,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使之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应用课堂知识,从而拓宽知识,扩大学生视野。
如学习了勾股定理后,可向学生说明,古今中外对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多种多样,各尽其妙,请同学们课后查阅相关材料,收集一些巧妙的证法。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束语,从课内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阅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取新知,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如在讲完对称知识后,可让学生把26个英文字母按轴对称、中心对称、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及不对称进行归类,这样既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了重新认识的机会,又把数学知识和别的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扩大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范围。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课堂的导入和结尾也是如此,教材内容的丰富多样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能够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导入和结尾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提高教学实效。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