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预测电影成功率?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6-21 11:50:42 |
|
|
作者:王磊
怎样的电影会票房大卖?被这个问题困扰的投资人、编导、演员一直在寻找答案。如今,一组物理学家也加入其中,决心用数学分析“好电影”的成功指标。昨天,今日日本网站的一则消息称,日本鸟取大学的物理学团队正在设计用以预测电影成功概率的数学模型。
观众选择电影,先关注编导主演是否有名,然后问故事是否对胃口、出品公司是否有好口碑。日本物理学家的想法则十分“颠覆”。据说,目前的数学模型中,和电影艺术有关的变量一个也没有。换句话说,如果把数学模型简化为一个“计算”电影成功率的等式,等号左边是“上映前的广告投入”、“上映的时段”、“被社交网站谈论的热闹程度”。这些商业指标决定了等号右边的电影成功率。
目前,这种数学模型已经进入完善阶段,在测试中,《达芬奇密码》、《蜘蛛侠3》和《阿凡达》都给出了高成功率的结果,而《未来水世界》的测试结论却是成功率极低。对比实际的票房结果,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事实吻合。
不过,物理学家开发数学模型的目的显然不只在预测。将成功率设置在票房大卖,然后逆向计算出一部电影成功需要的条件,才是研发数学模型的原因。“在电影投入市场前,模型可以告诉投资方哪些指标需要调整:是否需要继续加大广告投入、改变广告策略,是否需要更换档期,或者是否需要在社交网络中再制造一些话题。”研发团队的发言人称,他们希望数学模型在电影领域成功后,可以在其他商业领域得到应用,如在线音乐、美食小吃饮料和品牌走秀活动。团队领导人称,“数学模型将告诉出品方,如何选择广告投放的时机和形式,这是模型的价值所在”。
在今日日本网站上,影迷对公式量化的态度整体呈现“反感”。有观众坦言,这样的数学模型只适用于有钱做广告的大片。指出忽视编导、故事的模型,其实是在鼓励电影多多造势,“难道一部劣质电影,用砸大钱的方法就能变成伟大的作品”?还有人透露,换着变量的无数公式,眼下都在拼命分析电影、电视、文学小说等文艺作品,不过它们充其量都是经济学的副产品,并不能解决文学的问题。“营销界有句老话,我们知道用在广告上的钱有一半是浪费的,只是我们不知道是哪一半。现在,这些模型为了弄清楚哪一半是浪费的,正在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源:文汇报)
|
上一个数学: “蝴蝶效应”的由来 下一个数学: 从一个数学等式的理解谈面试题的多角度解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