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emann 猜想漫谈 (十八)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2-27 15:42:34 |
|
|
作者:卢昌海
三十二.从模算术到有限域
“山寨版”Riemann猜想这枚坚果该从哪里啃起呢?为了彰显将科普进行到底的决心,让我们从中小学算术啃起吧!
这并不是搞笑,在它背后其实有一段小小的故事——一段与美苏冷战有关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的1957年。那一年,苏联先于美国将一颗人造卫星送入了近地轨道,迈出了航天时代的第一步。这一在太平年代可以令全人类共同自豪的成就,由于发生在冷战时期,带给美国的乃是巨大的震动和反思。作为反思的结果之一,美国初等教育界兴起了一场以革新教材为主旨的所谓“新数学”运动(NewMath),试图“从娃娃抓起”,加强教育、奋起直追。在这场运动中,许多原本晚得多才讲述的内容被加入到了中小学教材中,其中包括公理化集合论(axiomaticsettheory)、模算术(modulararithmetic)、抽象代数(abstractalgebra)、符号逻辑(symboliclogic)等[注一]。这种“拔苗助长”般的革新不仅远远超出了普通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甚至也超出了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只尝试了几年就被放弃了。不过对我们来说,这场“小跃进”式的“新数学”运动却是一个很好的幌子,让我们能够宣称从中小学算术开始本节的科普,因为我们将要介绍的“山寨版”Riemann猜想,可以从“新数学”当中的一种——模算术——说起。
模算术的一个典型的题目是:现在时钟的时针指向7,请问8小时之后时针指向几?这个题目与“7+8=?”那样的传统小学算术题的差别,就在于时钟上的数字是以12为周期循环的,从而不存在大于12的数字。这种带有“周期”的算术题就是典型的模算术题目,它通常被表述为“7+8=?(mod12)”,其中的“(mod12)”表示以12为周期,而这周期的正式名称叫做“模”(modulus),模算术之名因此而来[注二]。
模算术是数论中一种很有用的工具,数学大腕Euler、Joseph-LouisLagrange(1736-1813)、Legendre等人都使用过,但对它的系统研究则要归功于Gauss。1801年,这位被后世尊为“数学王子”,且当时正值“王子”年龄(24岁)的数学家在其名著《算术探讨》(DisquisitionesArithmeticae)中系统性地运用了模算术,证明了许多重要命题,并为后世奠定了该领域的若干标准术语。由于讲述模算术的最通俗例子就是上面所举的有关时钟的题目,因此模算术也称为“时钟算术”(clockarithmetic),而为了纪念Gauss对这一领域的巨大贡献,那时钟则被一些科普作家称为Gauss时钟(Gaussclock)。
Gauss时钟所包含的刻度数目不一定非得像普通时钟那样为12,而完全可以是其它数目。事实上,对于我们的真正兴趣而言,刻度数目为12的Gauss时钟是一个很糟糕的例子,因为在它上面虽然可以进行加减法和乘法,但作为乘法逆运算的除法却并不总能够进行的(请读者自行证实这一点)。在数学上,一个集合如果元素之间加、减、乘、除全都可以进行,而且无论怎么折腾,都像孙悟空翻不出如来佛掌心一样,仍在那集合之中,我们就会给它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域(field)[注三]。域的概念在数学上有很大的重要性,并且也是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我们熟悉的有理数、实数、以及表述Riemann猜想时用到过的复数的集合全都是域,即将介绍的“山寨版”Riemann猜想也离不开域。而所含刻度数目为12的Gauss时钟由于无法保证除法的进行,便无法用来表示域,从而是一个很糟糕的例子。
对于域,我们可以将之粗略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像有理数、实数和复数的集合那样所含元素数目为无限的,另一类则是所含元素数目为有限的。这两类域各有一个很直白的名字,前者叫作无限域(infinitefield),后者叫做有限域(finitefield)。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粗略地讲是域,确切地说其实是有限域,因为它在某些方面比无限域来得简单,从而是构筑“山寨版”东西的好材料。
虽然所含刻度数目为12的Gauss时钟——如前所述——无法用来表示域,但某些Gauss时钟确实可以用来表示域——当然,这里的域是指有限域。比如,有限域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只含0和1两个刻度的Gauss时钟(请读者自行列出这个有限域中的加、减、乘、除结果),这个有限域通常记为F2——下标2表示元素的数目(等同于Gauss时钟的刻度数目)。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数学: 古代当政者为何不重视数学? 下一个数学: Riemann 猜想漫谈 (十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