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睐与胰岛素合成 |
|
|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9-9-29 13:52:23 |
|
|
王应睐,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原所长,他组织进行了胰岛素的合成。这项科研成果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新中国50年中最有可能获诺贝尔奖的。 诺贝尔奖最终没有颁给他和他的同事。 1965年 9 月,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合成牛胰岛素,轰动了世界。次年年底,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蒂塞刘斯来到中国,他当时非常为难,参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人员,仅骨干就有20多位,不符合该奖授奖对象最多为3人的规则。 胰岛素合成工作的参加者、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邹承鲁院士对记者说,当时应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要求, 聂荣臻 元帅主持从研究队伍中挑出获奖者,聂帅挑来挑去,拿出的名单中仍有4个人的名字。 这 4 个人的名单中,也没有王应睐的名字,诺贝尔奖不授予组织者。 但是王应睐并不在乎这个,邹承鲁说,王应睐没有在胰岛素合成和他以后领衔的转移核糖核酸合成两项工作的任何一篇论文上署名,“按说他都有资格署名,这和今天一些到处署名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王应睐在合成胰岛素研究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生化所许根俊院士对记者说:“对一个牵涉许多单位、许多人员的研究工作,用今天的时髦话来说就是一个大工程,领导者的信心、正确而不是错误的判断和决心,知人善任,组织合适的人才来做合适的工作,所有这些,都只有真正学识渊博和极富想象力的人才能做到。” 生化所林其谁研究员说,王应睐深知搞科研最重要的是学术带头人。王从海外“挖”来了一批优秀人才。和王应睐合称“剑桥三剑客”的曹天钦和邹承鲁学成后也来到生化所,为这里带来了剑桥的优良作风和研究传统。 好几位老科学家,不止一次地对许根俊讲,王应睐的最大特点是宽容。生化所张友尚研究员说:“五六十年代的生化所十分令人怀念。那时,全所不过几十人,好像一个大家庭。王所长是大家尊敬的长者,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上至高研下至工友都一视同仁。在高研的带领下,年轻人很快地成长起来,生化所变成了年轻人向往的研究中心。” 在这个研究中心,王应睐极力提倡思想自由,而直言不讳的批评,大概也是他鼓励思想自由的一种方式。许根俊说:“王先生对人的爱护是真正的爱护,他关心你、支持你,也批评你。对于任何人他都敢于批评,即使身份已经很高的人。许多受过他批评的人,都感激他的真诚帮助,从来没有人因为受过他批评而记恨他。” 胰岛素合成工作中,为了解决氨基酸昂贵和匮缺的问题,改变生化试剂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王应睐决定成立东风生化试剂厂,合成氨基酸和其他生化试剂,向全国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提供了多种生化试剂。有人感叹说:“如今提倡的产学研结合,早在40多年前,王应睐就实践了。” 在这段时间,王应睐一手创办了中国生化的“黄埔军校”:先后组织近10期高级生化训练班。其中,1961年那次约400人参加,1979年和1983年举办的两次规模均在500人左右。这些学员后来成为国内各单位生化领域的骨干,李载平、许根俊、洪国藩、刘新垣等多位院士,也都是训练班的学员。邹承鲁说:“中国的生物化学能有今天的水平和规模,王先生功居首位。” 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更是将王应睐称为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王应睐 1907年,出生于福建金门岛一个僻静的农村:山后社。2岁丧父,6 岁丧母,4岁开始在公办私塾读书,17岁进入福州协和大学,次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专攻工业化学。 1929年,毕业留校,因工作繁忙等原因,染肺结核。到北平疗养,当时结核病尚无特效药……死亡率很高。一人得病,全家遭殃,悲惨情况,难以描述。当时治疗途径不外乎休养和充足营养,而这两条正是穷苦劳动人民所无法解决的。王应睐深有体会,决定放弃工业化学,改学生物化学。于2001年5月5 日在上海动病逝。
|
上一个科学人物: 童第周和叶毓芬:中国生物界的居里夫妇 下一个科学人物: 钱学森回国前的故事 |
|
没有任何图片科学人物 |
|
|
科学家故事 |
没有任何图片科学人物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