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与读书 |
|
|
来源:李醒民 更新时间:2009-9-29 13:55:15 |
|
|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北京 100039)
一、书决定了他的终身志向
彭加勒五岁时经受了白喉病的折磨,此后他身体非常虚弱,以致无法和小朋友作游戏,他就以读书自娱。读书不仅锻炼了他的惊人的记忆力,而且也激发了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尤其是路易•菲迪埃的《大洪水前的地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彭加勒成为世纪交替时期的第一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科学哲学家,而且对生物学、心理学、生理学、地质学、地理学等学科也有了解,从而是法国科学院唯一的能够有条件参加各个学科组会议的院士。
奥斯特瓦尔德小时候把少年周刊《园亭》作为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19世纪60年代,德国近代工业蓬勃发展,自然科学繁荣兴旺,《园亭》的编者有意选择这方面的稿件,使奥斯特瓦尔德萌发了献身科学的愿望。11岁时,他又看了一本关于制作焰火的书,就用母亲 给的零用钱和自己干活挣来的钱买硝石、硫磺、锑等化学药品,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按书上的图示制浓硝酸,配制焰火。他终于成功地点燃了自造的五彩缤纷的焰火,同时点燃了献身化学事业的热情。后来,他成为一位技艺娴熟的化学实验家、物理化学的创始人,荣获了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
二、书促进了他的发展
一般来说,大科学家不仅专注于本学科的书刊和文献,而且也喜欢读其它各类书籍。这些书籍激发了他们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反过来又有助于他们的科学研究。马赫15岁时读康德的《导论》,使他对认识论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引导他对力学进行历史的批判的研究,结果撰写出科学著作的典范《力学史评》,发出了物理学革命行将到来的先声。后来他又读了贝克莱、利希腾伯格、霍尔巴特的哲学著作,还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费希纳的《心理学基本原理》,结果这位物理学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哲学教授,并对认识论进行真正的科学研究。
彭加勒也喜欢读文学书籍和其他杂书,这不仅使他对各个学科都略知一二,而且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使他成为法国的散文大师。他写的科学哲学和科普书籍十分畅销,那时经常可以在公园和咖啡馆看到工人和店员贪婪地读彭加勒的书。他还得到了一个法国作家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成为法国文学研究院的会员,引起了一些小说家的嫉妒。爱因斯坦从小就喜读哲学书籍,这提高了他的哲学素养,大大有助于他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而且,他还就科学概念的形成、科学理论的结构和评价、科学发明的心理机制、科学思维的本性、科学方法等科学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奥斯特瓦尔德更是一个涉猎广泛的人,而且从小就对音乐、绘画、文学感兴趣,这使得他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刻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他53岁时提前辞去了莱比锡大学物理化学教授的职务,退休回到了乡间宅第从事绘画和颜色美的基础研究,并就能量学、科学方法论、科学大才、一般文化问题、公共教育、人工语言、科学的组织问题、战争与和平、国际主义等问题发表了许多见解。他一生共出版了45本书,发表了500篇科学论文,撰写了5000篇评论文章,编辑过6种杂志。对于一个只局限于自己狭小专业圈子而不愿博览群书的人来说,无沦如何是不会做出如此众多的贡献的。
三、书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
爱因斯坦在少年时代曾一度深深地信仰宗教,但是这种信仰在1 2岁那年突然中止了。这是由于他阅读了伯恩斯坦等人的通俗科学书籍,认识到《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其结果就是一种狂热的自由思想,并且交织着这样一种印象:国家是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轻人的。这种经验引起他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态度。
自从失去了少年时代的宗教天堂之后,他就从“仅仅作为个人”的桎梏中,从那种被愿望、希望和原始感情所支配的生活中解放出来。他看到,在我们之外有一个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世界。这个伟大而永恒之谜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或无意地浮现在他的心目中。也就是在同年,一本欧几里得的平面几何学小书与他的充分固定的概念世界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几何证明的可靠性和明晰性,给他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他经历了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对于人类理性思维的威力的惊奇。这的确是足够令人惊讶的,因为在纯粹思维中竟能达到如此可靠而又纯粹的程度。难怪爱因斯坦后来说,纯粹思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握实在。这两次与读书有关的事件,对爱因斯坦的主导哲学思想(理性论的实在论)的形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爱因斯担的科学研究、社[1] [2] 下一页
|
上一个科学人物: 开普勒:星占学与天文学的最后交点 下一个科学人物: 大师给了我们许多——读《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 |
|
没有任何图片科学人物 |
|
|
科学家故事 |
没有任何图片科学人物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