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科学与情爱——《张申府访谈录》读后 |
|
|
来源:刘钝 更新时间:2009-9-29 13:55:19 |
|
|
党之魂。失此共产党是不能活的,不懂得这个的人,不配加入共产党,更不配组织共产党!” 此时他仍是中共旅欧组织的负责人,或许他所理解的“纪律”只是青年追随者对他的服从。原文刊于在法国油印发行的《少年》第2号,1922年9月1日;本文转引自清华大学党史教研室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81年,152页。 ( 燕南, http://www.yannan.cn )
6 一个可以参照的故事是,1924年夏天张申府还没退党时就在广州开过小差,原因是“天气太热了”。[9]
7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情况的回忆》一文中张申府写道:“那时我非常崇拜三位犹太人,把他们称为‘犹太三杰’,一位是马克思,社会学家;一位是弗洛伊德,心理学家;另一位是爱因斯坦,他提出了‘相对论’。这些经常成为我们讨论的话题。记得当我详细地谈了马克思的家庭和一生的经历,他的巨著《资本论》以及他的理论,马克思对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时,周恩来曾经谦称我是他的师兼友,由此可以看到当时我们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张申府,1993,28页] ( 燕南, http://www.yannan.cn )
8 据郑超麟回忆,“赵世炎当主席不能说话”,“周恩来倒是声嘶力竭地在大会上替他(张申府)辩护的”。郑超麟是中共早期活动的重要见证人,由于“托派”问题长期被剥夺发言权,他的这篇文章写于1979年,内中对仍在世的威权人物亦毫无曲笔,史料价值相当高。参阅郑超麟《记“少年共产党”》,见其《怀旧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29-58页。 ( 燕南, http://www.yannan.cn )
9 毛泽东回顾这段经历时曾说:“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老板面色”的张申府显然是在这“大多数”之列的,参阅斯诺《西行漫记》。 ( 燕南, http://www.yannan.cn )
10 1948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辽沈战役已在锦州打响、《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正在西柏坡通过之际,张申府在储安平主编的《观察》上发表《呼吁和平》一文,被中国共产党斥为反人民与反民主的“叛徒”,并被民盟开除盟籍,随后刘清扬致函民盟领导沈钧儒与章伯钧,表达对张的无比愤慨并声明与其断绝一切公私关系。至此他在国统区内为争民主、反独裁所做的一切都被一笔勾销。尽管如此,本性难移的张申府在1957年还是跳了出来,在同是储安平任主编的《光明日报》上发了一篇《发扬五四精神,放!》,结果领到新帽一顶。不过这时他已被人目为“落水狗”,五雷劈顶的灾难倒是先由章、罗、储这班老友去扛着了。 ( 燕南, http://www.yannan.cn )
11 张申府《家世与幼年生活》[张申府,1993,1-3页]。
12 《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
13 如同罗素、罗曼·罗兰、罗丹这些人名一样,这两个术语也都是张申府首先翻译引入中国的,但他的观点并没有得到罗素的赞许。1981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还说:“罗素确不大理解和敬重孔子。这是他看事物不周全的另一例子。他把孔子简化为空洞的礼仪。但我的哲学是择其优者而从之,从不盲目偏见。到今天为止,我最敬重的两位哲学家是罗素和孔子。”[165] ( 燕南, http://www.yannan.cn )
14 除此之外,该期《新青年》上还有五篇罗素的译文,其中《梦与现实》、《民主与革命》、《哲学里的科学法》三篇由张申府翻译,另两篇是凌霜译的《工作与报酬》和雁冰译的《游俄感想》。 ( 燕南, http://www.yannan.cn )
15 即《要求确认平津为文化城》、《理性与狂妄》、《论和平的可能》,分别刊于《自由批判》第1卷第9期(1948年11月11日)、第11期(1948年12月1日)和第12期(1948年12月11日)。 ( 燕南, http://www.yannan.cn )
16 他写道:“现在世界,最好的东西就是理性;最不好的东西就是狂妄,就是发疯,就是反理性,就是赌气蛮干,就是残民以求逞。而在今日现实世界里,恰恰正是:最普遍流行的是狂妄,最难得不流行的是理性。谁不晓得,罗素先生是今日拥护理性而反狂妄最力的一个人,他在1920年上半年以前,曾对苏联鼓吹不遗余力,但自那年夏游苏以后,却总是不满,经常不断地拿苏联开玩笑。我相信,一个有理性的人,总应该承认苏联是一事,辨证唯物论又是一事。一个人对苏不管或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科学人物: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下一个科学人物: 克里克——探索者的旅途 |
|
没有任何图片科学人物 |
|
|
科学家故事 |
没有任何图片科学人物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