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科学与情爱——《张申府访谈录》读后 |
|
|
来源:刘钝 更新时间:2009-9-29 13:55:19 |
|
|
:《科学的革命》18,我是第一个指出爱因斯坦相对论在思想史上的突破性以及重要性的人。他的学说使宇宙较为清晰、较为容易理解。爱因斯坦的理论也有很大的美感,它总结了和改变了物理学上所有的概念,使物理学更加哲学化。”[122-123] 他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以及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称为“三绝”,因为它们“都是当时趋向绝顶的东西”;“记得有一次在柏林寓所集合了一些最熟的朋友,谈了一晚上‘三绝’”。[张申府,1993,99页] 无论如何,张申府的翻译的《相对论》没有出版19,但他一生确实发表了多篇介绍爱因斯坦的文字;除了上述文章外,他还翻译过罗素的《相对论与哲学》和《什么是物质》(节译罗素《相对论ABC》之一章),撰写过《爱因斯坦的人生观》、《具体相对论》等。他也翻译过罗素的《量子力学与哲学》,写过介绍伽利略、牛顿、伽罗瓦、弗洛伊德、庞德里亚金(Lev Pontrjagin,苏联拓扑学家)、卡尔纳普的文章。他的哲学随笔集《所思》与《续所思》,则是有意仿效帕斯卡和蒙田所为。 ( 燕南, http://www.yannan.cn )
张申府对科学史、科学哲学,以及科学同社会的关系的关注应该特别提起。据他回忆,他生平发表的第一篇见于刊物的文章是1915年的《女算家古洼列夫斯基夫人传》20,关于此事的背景下文还要提到。1917年《科学》杂志第3卷第6号上发表的《教育中科学之需要》,则可能是他最早的一篇学术论文。据他记忆还曾在创刊不久的《科学》上发表过同数学史家李俨的通信21。1919李俨在《北京大学月刊》上分三期连续发表《中国数学源流考》,张申府为此还写了一篇《识语》,文末称“吾与乐知虽没见过面,几天一封信的往还已经两年,并尝同他通力合作的抱残守缺搜罗中国算籍;晓得他的确是个今日不可多得的学者。”22 抗战期间,张申府还以“算史氏”的笔名在重庆的《新华日报》上发表过多篇介绍国外数学家的短文23。同期他在这份共产党的机关报上发表的文章还有《科学上的实践与理论》、《科学与民主》、《科学的发达》、《从墨家看科学》、《苏联科学的一般特征》等24。 ( 燕南, http://www.yannan.cn )
张申府关注的另一个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科学的哲学解释。于光远写过一篇题为《这件事得感谢申府先生》的文章,文中介绍自己于1936年上半年在清华大学读最后一个学期时,出于对张申府思想和人格的敬仰而选了他讲授的“形而上学”课。在课堂上张申府经常离开课本去讲时事,启发学生的抗日救国觉悟,同时也“讲物质、意识、时间、空间,讲维也纳学派的哲学观点等等”;更重要的是,他为学生开列的参考书单中列有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列宁的《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于光远说:“在当时沾上了一个‘马’字就会受到迫害的国民党统治区,申府先生把这两本书列为参考书,是很要有一些勇气的”;“我就在图书馆把这两部博大精深、逻辑严密、论辩尖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巨著(英译本)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那时我的水平当然很低,但阅读之后还是使我一下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它的信奉者。我真不知道当时如果没有申府先生指定这两本书作为参考书,那我将会在什么时候读到它们。在这件事情上我觉得必须感谢申府先生。”[张岱年/汤一介,1997,7-8页]于光远后来成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创始人。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自然辩证法”在中国语境中就象一个法力无边的大口袋,同科学沾边的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被它一股脑儿地装进去。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张申府正象《西游记》里那位从弥勒宫中盗走魔袋的黄眉童儿。由于他的指点和启蒙,共产党内多了于光远这样关注科学问题和具有批判意识的理论家,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这些新兴的学术事业得以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起来。 ( 燕南, http://www.yannan.cn )
四 婚姻、女人和性
张申府的前两次婚姻都是由家庭包办的,他对第一任妻子朱德浓怀着深厚的感情。但是1914年朱德浓分娩数日后去世,忧郁中的张申府开始对数学发生兴趣,不久就发表了那篇关于俄国女数学家“古洼列夫斯基夫人”(即柯瓦列夫斯卡娅,Sofja Kowalewskaya)的小传25。他投身数学的潜在动机有点象青年郭沫若之钟意医学,不过情趣要高雅一些。“他怀有一个不太秘密的憧憬,便是在传统无才便是德的朱德浓之后,他的另一位女伴要象一位俄国女数学家。”用他自己的话说,“让我从远距离,也就是在我的幻想中,探索另一类的女性”;“当我写高素娃(柯瓦列夫斯卡娅)传记时,我是把我的两个新的爱恋对象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科学人物: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下一个科学人物: 克里克——探索者的旅途 |
|
没有任何图片科学人物 |
|
|
科学家故事 |
没有任何图片科学人物 |
|
|
|
|
|
|
|
|
|
|
|
|
|